正文 第26章 表弟上門(1 / 3)

正月過去,迎來早春二月,茶行總會派人送了信,說今年春茶預計豐收,問汝王是不是還照年前定的品種和數量進貨。

汝王豪爽的回信,一切照舊。

王妃從王爺那裏得了這個消息後,立刻寫了封信送進皇宮給皇後,說今年自家茶葉鋪定了好茶,等貨到一定送進宮去給皇後嚐鮮。

皇後很快回信,期待汝王妃的新茶。

明麵上這是汝王妃向皇後上貢,但在明眼人眼裏,這就是王妃和皇後約下的下次入宮看望小世子的約會。

麗娘覺得這裏麵古裏古怪的,她開始懷疑皇上把小世子扣在宮裏的意圖,要真是做質子,親屬哪那麼容易進宮探視,給看了一次又一次也就罷了,哪還會再讓王妃進宮看第三次?皇後許下邀約擺明就是皇上背後的授意,真是越來越搞不懂皇上的意圖了。

麗娘自認她沒那個腦子去揣測聖意,決定繼續看戲,反正皇上肯定不打算真的讓皇後把小世子撫養長大,遲早有一天要還回來,而汝王肯定要用什麼條件來換,也許這中間就有她要出力的地方。

王妃得了皇後的邀約,滿心歡喜地一邊打理著王府內務,一邊等著茶行總會通知他們取貨的消息。汝王名下三間產業也經營得風生水起,德歆隆成日裏人流不斷,這玄武大街果然是商人的風水寶地。

不過,好事太多的話就總是會讓人忽略了潛藏的禍事,當然也不一定是什麼要人命的禍事,但起碼總歸是要讓人心情鬱悶一下的。

二月底的一天傍晚,汝王和雲珪等人從德歆隆回來,雲珪先送汝王回安福軒,剛踏進東配殿的門,婢子遞來一封信,上麵隻有“汝王親啟”字樣,沒有寄件人的名字,但那筆跡卻叫兩人立刻想起一個被他們忘到排水溝去的某人。

“唐銘風!”

熟悉的筆跡喚起了汝王和雲珪並不久遠的記憶,好像在年前的時候,某人寫來封信說要到京城來給他的縣民買農具?!

雲珪趕緊拆信,薄薄一張信箋,三言兩語,就是說了一下自己出發的日期和預計到達的日期,末了還說到時候要請汝王和雲珪在酒樓吃飯,算是給他們拜晚年。

“得,要債的來了。他這飯我可不敢吃,回頭還不知道皇上又要怎麼整我呢。”

“他真大膽呐,代理縣令沒有皇命就敢回京,不會又有什麼任務吧?”

“那誰知道,我們還是想想給他多少錢吧。”

“王爺,要不您明天找機會和您嶽丈大人談談?看看最近朝中又有什麼動向?”

“嗯,也行,明天派人送個信,再在附近酒樓訂個桌子,我們翁婿兩人好久沒有把酒言歡了。”

“是。”

此事就此過去,夜裏汝王沒把這事告訴王妃,隻說明天有應酬晚上不回家吃飯,王妃也沒多問。

次日,雲珪照汝王的吩咐訂了家酒樓,然後打發了個隨從去給戶部尚書府送了信。

下午,李尚書放值回來,收到妻子轉告的口信,換了身便衣,等到約定的時間,坐著轎子來到預約的酒樓,店小二熱情的領進樓上雅間,推門一看,汝王一人已經在裏麵等候。

翁婿二人隨性而坐,小二隨後端上來事先點好的酒菜,等到房門再度關上,汝王和李尚書這才開始聊起正題。

兩人邊吃邊聊,李尚書把最近朝中每日所談的事都告訴了汝王,這些問題朝中大臣們的看法都是怎樣等等,受話題影響,李尚書的個人情緒多少流露了一些,好在汝王不在朝,聽一聽也就過去了。

一頓飯吃完,聊天也結束了,汝王從嶽父的嘴裏知道了他想知道的事,付了賬後二人下樓,汝王恭敬地將嶽父大人送上轎子,看著轎子遠去,他才騎上追風回府。

才進門,就聽迎上來的下人們說今天白天的時候大宗正院送來了今年的歲祿,錢物都已點清入庫,大管家一回來收到消息後就去了內賬房,現在應該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