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趙稷雖然占據嫡長最為名正言順,但是他性情有些溫弱,麵對積極進攻的畩澕弟弟們,總是下不了狠手,讓支持他的百官又敬又怨。

敬的是太子殿下如此溫和,在他手下辦事性命有了保障,怨的是奪嫡之事,九死一生,太子殿下對他那些虎視眈眈的弟弟下不了狠手,讓他的太子之位沒有那麼穩。

三方裏趙稷溫和的對三個弟弟點了點頭,而其他三人也拱手回禮,少在外麵禮節上讓別人挑不出錯處。

但各自三方人依舊有些劍拔弩張,氣氛並沒有麵上表現的那麼輕鬆,畢竟現在那些投效了皇子們的百官,身上已經打上了各自皇子的烙印,一但奪嫡結束,登上皇位的皇子,必然會對另外兩方進行清算,所以這些人雖說是想博個從龍之功,但也確實是冒著很大的危險。

至於三方都不投靠的中立官員也有一些,但這些人要麼是堅定的皇黨,隻忠於皇帝陛下,誰登上皇位就忠於誰,要麼是勢力弱小的寒門,投效說不定都會被人看不上,隻有可能是會在出問題時最先被推出來當替罪羊的,所以這些人寧願不找皇子投效,也要先在這步步驚險的奪嫡中保全自己,謀求以後。

下了馬車的大多都是官員,女眷大部分都是留在車上,當然也有一些相熟的女眷會約在一起,談天打發一下無聊的時間。

趙宵的目光落到了人群的最中心,他的四位皇兄身上,當初的他沒有看出來,晉王兄,襄王兄和齊王兄都是他那位好父親一路縱容上來與他的太子皇兄打擂台的。

畢竟他的太子皇兄光風霽月聰慧得體,在他父皇年老體衰時,已經有了足以登基的威望,所以為了自己的皇位坐得安穩,他那位好父皇不惜將其他的兒子提拔上來,與他曾經最寵愛的兒子打對台。

趙宵對他的太子皇兄的感情其實是很複雜的,他當初使了計在父皇麵前掛上名之後,去了皇子才能讀書的禦書房,隻有他的太子皇兄給予了他善意。

但是他也想要登上九五之位,他的太子皇兄也是自己的阻礙,所以在發現了其他皇兄的陰謀時,不僅沒有阻止和給太子皇兄通風報信,還暗地裏加了一把火,讓他們鬥得更加得如火如荼,最後三敗俱傷,他才能趁勢而起,成為了笑到最後的那一個人。

而現在趙宵已經當了幾十年的皇帝,享受了站在權利最頂峰的滋味,更不會將皇位讓給其他人,而且這一次他知道了很多內幕,一定能更輕鬆的登上皇位。

馬車外風起雲湧,馬車裏卻歲月靜好,鄭綾想到她收到從瞿安那裏傳來的消息,安王趙宵有拉攏他的意思,鄭綾其實有想過讓瞿安轉投趙宵門下,但這樣一來,晉王趙祁那邊的安排就全都廢掉了,而且一個可以輕易叛主的人,想必也沒那麼容易贏得趙宵的信任,這樣是得不償失的。

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她讓鬱青和回京了,到時候製造個機會,讓趙宵認識鬱青和,他就會迫不及待的把人請入府,到時候趙宵有什麼動靜,她都能知道,想要對付他就更容易了。

等到巳時,乾帝才從內宮出現,而他出現之前,便有內侍提前通報,等在馬車中的人便全部都下車等待乾帝的皇帝的駕臨。

鄭綾在下馬車之後,敏銳的感覺到很多投注在自己身上的視線,她早已習慣,對於這諸多視線視而不見,但她也不喜歡被人盯著,所以借助馬車將大部分視線阻隔。

許一一能感覺到跟著鄭綾下馬車的時候,很多視線在自己身上一晃而過,然後便全部都集中在了鄭綾身上,而且那些視線大部分都沒什麼好的意味。

許一一看著鄭綾低眉順眼的模樣,心中突然微痛,為鄭綾感到傷心,她知道鄭綾就在京城並不是乾帝所說的,擔心她一個女娃在邊疆風吹日曬環境惡劣這種借口,而是乾帝特意將她扣在京城,就是為了鉗製遠在邊關,手握兵權的鄭將軍,畢竟鄭綾是鄭將軍唯一的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