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宗室老王爺雖然知道這一次乾帝的駕崩有貓膩,但是比起徹查這些事情,自然是已經快要顛覆豫朝的靜山軍更加重要。
現在豫朝的宗室隻想著快點挑選出一位皇子繼位,調來邊城軍消滅掉靜山軍,穩固他們趙氏江山,不然真等到靜山軍兵臨城下,這皇位和江山不都得拱手相讓了嗎。
“我有父皇的詔書,理應按詔書所言登基。”趙祁當仁不讓的第一個開口,他做了這麼多事,不就是為了登上皇位嗎,怎麼可能在這最後的一步退縮。
晉王一脈的官員立刻附和,認為晉王天命所歸,理應登上皇位繼承大統。
“晉王兄手上的詔書怎麼來的,你自己心裏有數,你要是登上皇位,父皇和太子大哥才是真的死不瞑目,真正繼承大統的人應該是四哥才對。”齊王立刻反駁,真要讓晉王登上皇位,他和襄王都活不了。
襄王齊王一脈的官員立刻引經據典,並將乾帝駕崩那一晚晉王的所作所為,言之鑿鑿的說了出來,反對晉王登上皇位。
“救駕的明明是安王殿下,殿下天姿過人,太子在時,也常常稱讚安王殿下有明君之風,他才應該登上皇位。”作為太子一脈的官員,為了活下來,自然得把安王推上皇位,就算睜眼說瞎話,也得力挺安王。
頓時整個金鑾殿猶如菜市場一般,幾十人互相指責謾罵,吵得臉紅脖子粗,誰也不願意退後一步,氣氛一時之間又僵持住了。
豫朝宗室也拿這沒轍,他們雖然占著宗室之名,但畢竟沒有實權在手,他們就算真的看好哪一位皇子,也沒有辦法力排眾議的挺這位皇子上位。
而就在整個豫朝上層吵成一團的時候,有了瞿安和鬱青和的靜山軍如有神助,打下一個地方,後勤迅速跟上,讓靜山軍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的攻城拔寨。
而京中在趙宵憑借上輩子的經驗,許羽林軍首領薛固安他無法拒絕的好處,得以將晉王一脈和襄王齊王壓下時,靜山軍已經打到了京城下。
這下子趙宵連勝利的喜悅都來不及產生時,滅國的危機就直接鋪天蓋地的朝他湧來,明明他已經提前好幾年登基,而且比前世順利太多,甚至一登基就算得上大權在握,隻要再將心愛的女人封為皇後,他的人生就沒有遺憾了。
可是為什麼事情的發展跟前世完全不同,前世他登上皇位之後,豫朝雖然有些風雨飄搖,但依舊穩如泰山,可是現在豫朝離覆滅竟然就隻差京城陷落這一步了。
趙宵現在沒辦法管,為什麼事情會偏差到這麼大,他急匆匆的登基之後,便派人去命令邊城軍回京勤王,隻要撐到邊城軍到來,未必不能撥亂反正,這是趙宵最後的希望了。
京城易守難攻,京中有三萬兵力,都是可戰之兵,未必不能撐到邊城軍到來,而且趙宵將自己的所有暗衛包括一直貼身保護他的暗衛首領暗影都派出去暗殺靜山軍的主帥,如果能找到靜山軍的真正的主人最後,殺了他才一勞永逸。
而這個時候鄭綾確實已經來到了靜山軍中,因為馬上她就可以推翻豫朝,登上權力的巔峰,隻有這樣,她才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也才能光明正大的給許一一名分。
鄭綾看著自己身邊的許一一,目光中充滿了柔情,當然她的眼底還有一抹詭異的光,這段時間,為了能夠順利的走到這一步,她沒有再跟許一一親密過,但是這段時間她也沒有浪費。
在許一一不在身邊的時候,她已經暗地裏配出了好幾種藥,就等著勝利之後慶祝的時候,可以讓許一一享受一下,用來回報她當初做的事情,雖然事後自己也會被許一一“報複”,但是這本就是她們兩個的情趣,你來我往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