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1 / 3)

會小聲問她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餘鉞在醫院見過她幾次,知道她腸胃不好。

但她想,餘鉞的長輩就在那家醫院工作,她去看什麼科室,餘鉞是很容易就能知道的——興許他早就知道她有情緒困擾。

再往後就是母親安閑的離世,因為藥物過量,而且是兩種藥混用。

戚晚受到劇烈刺激,瘋了很久,根本無力參加高考,隻能勉強拿到畢業證。

這件事在年級裏也算轟動了一把,她又是學生會幹部,成績優異,餘鉞怎麼會不知情呢?

她住院期間很少再想起他,直到出院後再次相遇,他對她的關心、關注不減當初,令她有一種溺水者抓住浮木的感覺。

在她最孤立無援的時候,餘鉞的關心持續付出,並不隻是因為同學情誼,也令她終於看明白一件事——有些人的吸引是來自性,而有些人的吸引是來自“發現”和“理解”。

他發現她的另一麵,看到了她的“與眾不同”。

她在他麵前很放鬆,她從未在他這裏感到過歧視,他們之間的默契,令她即便什麼都不說,他也能明白。

她好像終於遇到一個能明白她的人,有別於安閑,有別於郗晨、辛念。

江進的聲音打斷了戚晚的思路:“餘鉞有沒有跟你說過,在你住院期間,他曾經托人打聽過你的情況。他很想去看你,但他家人不同意,他又不是你的親屬,不能去探視。”

戚晚搖頭。

江進:“你出院之後,他用了一些辦法才和你重新取得聯係。他真的很關心你,他家裏人對此非常不理解。”

說到餘鉞的家人,戚晚很少見他們,但她也能感覺到餘鉞父母對她的排斥,他們看她的眼神充滿了陌生和不認同,以及對餘鉞的擔憂。

可戚晚並不介意這些,她從未想過要讓餘鉞的家人理解她,明白她,她骨子裏依然是那個孤獨自我的人,她不在乎餘鉞以外的人怎麼看。

戚晚自嘲地笑了下:“對於正常人來說,自己的孩子喜歡上一個精神病患者,換做我是他的父母,我也會擔心,會害怕。他是個好人,是個好警察,他怎麼會喜歡我這樣的人呢。”

江進話鋒一轉:“你知不知道餘鉞在校期間,哪一門課成績最好?”

戚晚頓住,她發現自己居然不知道這件事。

戚晚下意識抬眼,也是看完筆錄之後第一次看向江進,她的眼睛裏充滿了好奇和茫然。

江進說:“就是犯罪心理。”

戚晚怔住了。

江進捕捉著她的表情,繼續說:“老師對他的評價是,他有捕捉犯罪心理的天分,後期隻要加以係統培養,就會超過其他同學一大截。我的看法是,餘鉞最初對你產生的好奇心,就像是他在這門學科上展現的天分一樣,連他自己都不清楚那是什麼,那東西很複雜,正是因為這些複雜的因素在,他才開始注意你,心裏一直惦記著這些年你身上發生的事。”

江進沒有給戚晚校花的時間,接著說道:“你們在一起後,你有時候發病,餘鉞在安撫你的同時,也將你發病時的情況記錄下來。你發病的時候會說胡話,雖然你說出來的內容並不完整,前後也不銜接,但餘鉞聽得次數多了,再結合當年在林新發生的事,他也產生過一些聯想。那些看似不銜接的內容,也在逐漸完整。根據他的描述,他第一次發現你有類似症狀,就是在夜陽天案發當晚。他送你回家之前,跟你說話,你都在答非所問。你從家裏出來再去夜陽天,你的表現就像是得了失心症。”

戚晚又一次低下頭,江進看不到她的表情。

但這個動作明顯是在掩飾什麼。

直到戚晚開口:“我不記得這部分。在我的記憶裏,餘鉞送我上車,我們沒有說過什麼特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