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晚:“我知道,那是她的‘信念’。我尊重她的信念,理解她對我的不理解,無論她怎麼責怪我,那都是辛念該做的事。真實的我和她相信的東西是違背的,她不選擇妥協,這才是她。因為違背,所以她才覺得看錯了我。”
江進又道:“黎湘讓我向你轉達,把事情說出來,不是為了別人,而是自己心裏可以獲得自由。”
這話落地,戚晚怔怔出神許久。
隨即她笑著說:“真不愧是她。我一直很羨慕她的豁達,她比我們都想得開。她身上那些事如果換做是我,我一定會徹底瘋掉。我甚至想過,不如讓我和黎湘交換吧,把她的打擊給我,我瘋了,我就解脫了。但我又害怕,要是真的給我了,我又沒有瘋,那我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呢?清醒地發瘋,實在太可怕了。”
江進:“現在你已經把事情說出來了,你有體會到她說的嗎?”
戚晚看向江進,搖了搖頭:“江警官,我說出來的是你們希望的故事版本,我已經給你們了,獲得解脫的也是你們。但對於我來說,我的心以後都要‘困’在這裏,反複琢磨分析到底哪一個版本是真的,還是說這些都不是真的,我還會夢到更像是真相的版本。我也很希望你們能幫我判斷。”
“至於黎湘……在我和小心被劉鋒鳴控製的那晚,我就知道她是郗晨了。我當時還聽到小心和劉鋒鳴說起郗望,其實郗望試圖逃跑過,她並沒有郗晨以為的那麼恨她,她是想過回家的。但這些話我沒有告訴郗晨,隻能請你們轉達了。”
江進讓人記錄下來,又問:“還有嗎?”
戚晚點頭:“再幫我說一句對不起吧,對黎湘。”
江進注意到她在人稱上的變化,剛才是郗晨,現在又是黎湘。
隻聽戚晚說:“我們在《遠山》劇組的時候,我可以感受到黎湘對我的關心,那是已經超過合作關係的程度。我覺得她是有一點理解我的,尤其是我們討論劇情的時候,我們對人物的解讀有一些共鳴。因為江蘺那個角色,我似乎也有點明白她的處境了。她和我們都不一樣,她可以做到像水一樣為人處世,而我和辛念都太有棱角,做不到她那一步。如果不是她,我們的下場會更慘。”
《遠山》裏女主江蘺和女二號許喬是一種互助關係,那和辛念認定的“友情”又不一樣。
不管是黎湘還是郗晨,十三年前和十三年後她和她們之間都是這樣的互助關係,就因為認知上的差異,她才能在關鍵時刻選擇和姚嵐合作。
辛念交出手機,是出於對朋友的信任,出於自己心底的信念。
但如果處在黎湘位置的人是辛念,辛念一定不會聯係姚嵐,隻會聯係她最信任的朋友。
雖說“釜底抽薪”是有魄力的象征,但有幾個人敢於邁出這一步呢?
也正是因為這細微的差別,直接導致最後結果的不同。
至於她。
戚晚自問,她既不會交出手機,也不會要求對方交出手機,更不會向可以提供幫助可以談判的姚嵐提出交換。
這些念頭都是這段時間她一點一點想明白的,她對於人際關係的理解分析從沒有這樣清楚過,但可惜的是眼下無法記錄,不能將它們融入到小說裏。
審訊進行到最後,江進按掉了攝錄機。
“最後一個問題,和這個案子無關。你有沒有話要帶給餘鉞?”
戚晚又一次看向江進,而且是直視,她之前的視線都是遊離的。^o^思^o^兔^o^網^o^
其實江進真正想問的是,戚晚選擇坦白是不是和餘鉞那份筆錄有關?他們之間那麼了解,她對人性有著獨到的見解,她一定讀出了那份筆錄的潛台詞,她選擇保護餘鉞,保護這個唯一理解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