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樸素的以物易物又登上舞台,絹布也成為貨幣,一般情況下,一匹布等於一鬥米等於十錢。
當然這裏的米指的是比較貴的東都米,還有一種便宜的米叫做青齊米,價格隻有東都米的一半,豆比青齊米還要便宜,價格跟粟半徑沒八兩,一鬥豆現在也就是三錢的樣子。
那古格鎮上的豆腐價格如何?若直接從鎮上的豆腐坊買,一碗就是兩錢。
這價格其實非常高了,要知道,這碗也不是什麼海碗,按照換算,一鬥米等於12.5斤米,也就說兩錢基本上就算是兩到三斤的米了。
這還不算什麼,等天氣涼了,就有小商販自己從鎮上買了,又背著豆腐徒步十公裏,千裏迢迢送至附近村莊販賣。
他們也不會日日去,都是挑上好的日子,譬如節慶蒙祭祀之類的,鄰裏買塊豆腐吃吃也是討彩頭,若平日裏這麼幹了,準會虧本。
這樣送上門的豆腐,是三錢一碗。
鄰裏都說高十二郎的豆腐便宜,若有新的開元通寶,那給一枚就是一碗豆腐,若沒有還能用豆來抵,半鬥豆便夠了。
至於用麵用布帛的,那又是其他單位,他這連青齊米、麵都是可以換豆腐的。
……
又過幾日,於四娘老母過五十的整壽,她要回家看望,高長鬆與她同行,背後背著長方形的類似於書箱的箱篋,裏麵裝著壓實的豆腐。
高老莊人吃豆腐不過吃個新鮮,前幾日買過後銷量一日不如一日,就自然需要打開市場,往其他鄉村送。
真讓高長鬆說,他倒是樂意搞分銷,自己是總店,其他人拿貨後去別鎮兜售。可他沒打出名氣,若要如此,少不得自己先去宣傳宣傳。
唐代村落與村落之間距離還是比較近的,村與村之間的距離在數十裏,十裏以內的村也是有的。此時人民因常年務農,身體強健,腳程也比較快,數十裏半天就走到了 。
高長鬆運氣不錯,高老莊與附近村落間隔較近,尤其是於家村,也就七八裏,走快些一個時辰就到了,此外他們高老莊在附近村落中呈眾星拱月之勢,高老莊是那月亮,位於村落之中,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有村莊可到。
雖出近門卻要做完全的準備,家中留半箱豆腐給高香蘭賣,此外還有一整箱熱騰騰的豆腐腦。
豆腐腦便宜,隻要給一海碗豆子便能換一大碗,這年歲家家戶戶都種豆,自己吃都嫌有腥味,還不如給高十二郎去。尤其最近田上工作也不清閑,大中午喝碗熱騰騰的豆花再做工,甭提有多美了。
再說高長鬆,走前除了裝了一滿竹罐的水外,還帶蒸餅等幹糧,他剛準備出門便看見於四娘包袱款款地走來,好心提醒他道:“若往我家去,蒸餅需帶多些。”
高長鬆聽後滿頭問號,為何要帶多,不就路上自己吃嗎?
於四娘道:“十二郎有所不知,往我家去的官道上要經過一處名曰清風嶺,名雖如此不過是一小土堆,可那卻住著一位白大仙,以往村人路過都要去拜見一二,若碰見白大仙心情好,有個頭疼腦熱的也能幫忙治治。”
聽完她說這一席話,高長鬆恍然大悟。
對啊!這不是正兒八經的唐代,這是西遊大唐啊!
他大震驚,怪高老莊在豬八戒來之前生活太平靜,他都被迷惑住了,自己住的可是高危世界。
可他搜索過往記憶,卻發現妖怪隻活在流言蜚語中,並未出現在自己的生活裏,可能因為他學的是孔聖人的“子不語怪力亂神”自身有正氣,連妖怪都不出現了吧?
話雖如此,在出家門前,他又翻箱倒櫃了一陣子,弄的高香蘭跟高玉蘭麵麵相覷,高香蘭皺著眉頭問:“大兄在找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