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架,門屋一間兩架。仍不得輒施裝飾。”
黃千裏家麵闊隻有三間,縱深為五進,也就是說他家有五排,一排套一排。
他家位置還是不錯的,古格鎮左側有一排密林,間或夾雜著巨石塊,懸泉飛流自高處下落,順石堆向下流淌,遠觀去像一道小型瀑布。
宅邸依山傍水,看風水是很好的,此意境讓他即使身處城鎮,也能享受田園之樂。然後,受此熏陶卻沒將他的性情陶冶得如陶淵明一般,他從小就是個有思想、有自由意誌的人,你說他是初級杠精也不為過。
黃千裏兒時也是讀書的,他先在高長鬆呆過的地方學校讀,讀了幾年後,可能是基礎打好了,又換成了私塾。
他不是不善於讀書,相反,黃千裏的思維敏捷,記憶力很好,又很崇尚儒學,教過他的夫子都惋惜於他的戶籍。
黃千裏是商籍,他無法參加烏斯藏國內的科舉。
黃千裏自己卻不覺得可惜,他跟夫子說:“孟子曾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孔夫子也說過‘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我的能力自己是知道的,隻有小聰明,沒有大才,若君王能任用我,我也隻能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但現在不能被任用,就我這點小聰明,能夠管好自己就不錯了。讀幾本書,與好友一起欣賞山林的風景,這就是我想要的。”
夫子聽後都要熱淚盈眶了,天呐,他是多有天賦的學生啊!境界太高了!
從這聽,黃千裏好像是個很不錯的人,他將孔子的思想理解得比較透徹,但《論語》中不還有“子不語怪力亂神”嗎?
在這個哪哪都是釋道的世界,他對精怪鬼神的態度比較硬核。黃千裏認為善讀書者,自有一股浩然正氣。唐國的儒家人對精怪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他們手持劍、或者其他武器,將儒學研究精深、問心無愧的那些憑著一把劍就可以逼退惡鬼。
黃千裏想成為那樣的人。
他對釋教與道教,本沒有什麼歧視,可黃千裏遇見過太多修行不精,或是招搖撞騙的人了,他看過些來烏斯藏給人算命的道士,逢人就說“命交華蓋”。
黃千裏嗤之以鼻,哪有那麼多命格高貴的人?
還有一次,是他參加阿翁的葬禮,他看僧人念了七七四十九天經,說阿翁已經榮登西天極樂世界,可晚上阿翁給他托夢,分明說自己在閻羅殿裏,他說自己腳很輕,問黃千裏是不是沒給他燒鞋子。
此類事件不一一贅述,黃千裏認為,釋道二教中能人是有的,可大多數人都是掛羊頭賣狗肉,修行很不精深。這些人還有個特點,就是他們特別能撈錢,做法事漫天要價,遠高於市場價!
想到這,黃千裏痛心疾首,你說尋常人要價,最多也就是金銀多些,布匹來些,也不知那人給楊晨灌了什麼迷魂湯,他竟然要塑金身、蓋道觀了!
他義憤填膺地想:太過分了!這不是騙小財,這是騙大錢啊!
而且他打探過,那高長鬆,也不是什麼知名道士,正相反,原本都沒人聽說他跟道沾邊的。
黃千裏的眼神十分犀利,聽說這高長鬆本是在縣學讀書的,成績嘛,也不是很差,考試都能拿甲等,可從他家逢禍事後,此人就不念書了,做商販含辛茹苦養育三妹妹。
聽到這,黃千裏對此人還略有些敬意,又聽說他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不僅大開豆腐坊,還購下了古格鎮上日漸衰落的染坊。
聽到這,黃千裏就要皺眉頭了,這不正常!
他也沒個做豆腐做染布的根基,得是從哪學來的?
某日,他又被楊晨神秘兮兮地拉至一旁,說有靈寶派的道士驅除了虛耗。那段時日楊晨是麵色不佳,黃千裏聯想他人所說的“順德樓”的一連串變故,也沒生出什麼想法,隻疑惑於為何道士會來烏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