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1 / 3)

他認的人,都沒魃宥這一輪多。

是機會啊!

來這兒的目的魃宥已跟高長鬆說了,他一路上甚至構思、梳理了一番接下來的故事,此刻高長鬆坐在堂前,隻覺自己多拿一塊醒木,就能化身說書先生。

他給紫真宮秘境情緣增添了不少要素,上回說到宮裝麗人與青蓮真人情投意合,纏纏綿綿,上演了一段人鬼戀,這裏不僅參考了《倩女幽魂》,他還參考了不朽的名著《牡丹亭》。

他上大學那會兒,“昆曲入校園”搞得轟轟烈烈,姹紫嫣紅牡丹亭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長鬆也不說自己對此見地有多精深,也是往省昆劇院跑過好幾輪的。

說到興起時,還用“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形容那紫真宮的景象,令魃宥等有文化的妖怪拍案叫覺。

結局高長鬆設計了好幾個,他原本想既然中心思想是青蓮道人斬大蛇,那要不把女主設定為大蛇,她出於種種緣故騙了青蓮道人,最後道人含淚將其斬於劍下?自己收獲無情道飛升了?

這在現代套路中還挺常見的,可高長鬆轉念又想,這一不夠淒美,二不夠和滿,不大符合古人的審美需求,還是要因地製宜的。

太超前時代就要水土不服啦!

於是他話鋒一轉,又衍生出條新的故事線,宮裝麗人就像是聶小倩一般,受製於蛇妖姥姥,蛇妖姥姥幾次逼殺青蓮道人,她都不許,甚至跟青蓮道人淪為了亡命鴛鴦。

說到這,高長鬆還觀察聽客反應,見他們都聽得如癡如醉,無人質疑青蓮道人與蛇妖的戰力差才放下心來,很好,這兒沒有青蓮道人的死忠粉。

最後曆經千辛萬苦,青蓮道人終於將蛇妖斬於劍下,宮裝麗人也得以轉世投胎,他以詞作結句“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緣”。

沒有掌聲雷動,隻有一群哭得稀裏嘩啦的精怪、修士。魃宥都用大袖揩拭眼角了,他哽咽道:“我從未聽過如此動人的故事。”

高長鬆:啊……

不、不至於吧!

現實告訴他,不僅至於,還太至於了,眾人久久不能回神。魃宥持續哽咽道:“十二郎可想過將此寫於紙上,留芳後世?”

高長鬆訕笑道:“留芳後世那是定做不到的,各位道長聽後一笑也就罷了。”他說,“隨口編出的故事,不值得一提。”

魃宥卻不這麼認為,聽過這則故事後,他對高長鬆的好感拉倒了最高,他甚至提出:“若十二郎無閑,我替十二郎記下此事可好?到時書上你的大名。”

高長鬆都愣住了,這怎麼行呢,推辭來推辭去的,可魃宥年歲高,誰能拗得過他,最後就這麼定了。一批精怪在談論如何給它串詞、編舞等,這他們是行家。

高長鬆:???

動作這麼快的嗎?

……

老祖宗就是老祖宗,看了這麼多漢樂府抒情詩可不是蓋的,聽完高長鬆的敘事,他文思如泉湧,熬兩天兩夜,終成長篇敘事詩。

魃宥深受樂府詩影響,大抵認為敘事抒情文以詩歌體表現為佳。胡應麟曾在《少室山房筆叢》中寫道:“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在唐以前,小說題材不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隻有萌芽罷了。

再說高長鬆,自從梨園回歸後,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恍恍惚惚地回宅,連紅藥藍藥都不買了,歪在塌上思考人生——莫非他要跟無數前輩一樣,走上寫小說掙大錢的巔峰之路?

他翻了個身,將才升起的雄心壯誌打散,不對不對不對,哪怕他有點子,也沒那個文筆啊,這一世的高長鬆讀過正經鄉學,也不代表他出口成章,能寫出《三國演義》那樣的不朽名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