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1 / 3)

肉做了兩道菜,其一名為東坡肉,其二名為鹵肉……

之後又細致地描繪一番如何做。高長鬆本意是好的,對鍾離珺公開秘方,即使對方遠在長安也能做出相似的菜肴,在菜譜家傳的唐代,他慷慨至極。

然而,鍾離珺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比起做,他更想立刻吃。本來,劁豬養豬周期挺長,有那時間都能兩地打往返了。

等高長鬆寫完近期生活後,就話鋒一轉開始講他的所求了。

說來挺不好意思,他跟鍾離珺相處也不算多,竟然就要讓他幫忙了。

哎,畢竟是跟“升學”有關的事兒,怎能不問問呢。

*

三妹妹中有升學困難的不用猜,是高玉蘭。

這三人發展上各有千秋。

先從最小的高翠蘭說起,人家拿的是修道小天才人設,一點靈光即成符,自學能力是靈寶派眾人實錘過的,隻要學過就會用,想來等她出世後修道界會多出一個了不起的天才。

高香蘭又是另一回事,經營為主、修行為輔,除卻強身健體保自身外她沒更多追求,欲在俗世經營中投入更多時間。

而高玉蘭,囿於時代約束,她的煉器師之路注定在大唐走得磕磕絆絆。

唐不是沒有煉器師,但多為皇家服務,偶爾有那幾個散修,修行時也是傳男不傳女。

大唐也有女道士,又稱女冠。因在正統曆史中,道是李唐的國教,在唐代的201位公主中,21位都曾有入道教當女冠的經曆。

公主入道的原因很多,有為家人祈福的、有逃離和親命運的,也有忍受不了晚年寂寞等等。

與尋常女子不同,女冠的生活自由度大得多,在這個男女之間隔閡比較大的年代,她們能夠打破性別的界限,跟文人士子一同探討道法。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文人愛走公主的路子做官。

推及世人,很多人當女冠,也不是為了研究道法,還是有相當一批人向往自由生活的。

種種原因下,大唐的道門人認為,女冠跟他們這種修仙的人還是很不一樣的,尤其是煉器師,那性別歧視可是大大的。

高長鬆提筆問靈寶派人,葛朝陽麵露難色,本門派人不擅長鍛造,無法教高玉蘭更多,哪怕有他的舉薦,其他門派都是不收高玉蘭的。

橫在高玉蘭麵前的路似乎隻有一條,即海外留學。

根據高長鬆在大安國觀察,那兒的男女較之大唐還是比較平等的,不僅不拒絕女子與雌性上街,書院與門派中也不少見女子的身影。

譬如劍修中師姐師妹就多多,小師弟還不是被追得抱頭鼠竄。

仔細一想,靈寶派的師兄弟說不定也知道點兒大安國各門派的情況,但他們在大安國購置的小院跟鍾離珺一樣大,一看就知道鍾離珺是半個地頭蛇嘛!問他準沒錯。

其實,高長鬆一開始都把師傅給忘了。

葛朝陽:吾徒叛逆,傷透我心。

高長鬆在信中細細介紹了高玉蘭的情況,哎,他本來不是吹妹狂魔,現在不得不讓外人感受妹妹的優秀,真是妥妥鄰居家的孩子。

最後高長鬆提問,請問像她這樣有想法的小女孩,去哪兒學習比較合適呢?

鍾離珺把高長鬆的問題看了兩遍,他略過了前半段對美食的介紹,那對他來說太煎熬了,直接跳後段。

讀完之後也不敢即刻回話,而是正兒八經地“走親”“訪友”,把長安熟悉的修士,在大唐停留的東勝神洲人給問了個遍。

孫元翔奇怪極了,以往隻有他約鍾離珺的份,他可不會上門找自己,當自家門被敲響時,孫元翔受寵若驚。

他是個享受生活的人,又是散修,因此他買了小廝與婢女,婢女給他打扇子,小廝殷勤地端來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