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歹有了方向。
努力複製葉瀾的靈力流動,緩緩向前……
結果當然是失敗的,雖然射出了一點兒劍氣,可它就像是老化到時常雪花屏的電視機,一會兒亮一會兒不亮。
葉瀾覺得高長鬆有點進步,他為什麼跟自己師弟的劍氣不一樣,說白了就是練少了、不通章法,沒有跟自己手中的劍心意相通。
沒錯,他們劍修就是如此唯心、如此形而上。
為什麼劍用得不好,那就是練少了,沒有人劍合一。
什麼叫人劍合一?人劍合一就是人劍合一,你讀得懂劍,知道她嗡鳴的意義,靈力多了還是少了都能根據劍的狀態及時調整,這就叫做人劍合一。
這也是為什麼劍修數量遠少於符修,聽聽,他們說的這是人話嗎?
劍修靠得就是不斷練跟自己體悟,外人能夠給他們的幫助非常非常小,最多就是一開始師長糾正他們動作對不對、標不標準。
高長鬆說:“能否再讓我看一次。”他想了想,還是說出來了,“如果能慢一點就好了。”
慢一點?
葉瀾無言,這真挺難的。
不過,練劍到了極致就要收放自如,緩慢的劍氣充能比一下子斬出一道劍意要困難數十倍,她將其作為鍛煉自身的方式,越來越慢、越來越慢。
最後,葉瀾挺俏的鼻尖上甚至凝著一滴晶瑩的汗珠。
劍氣本是凝結了便要斬出去,她卻硬生生讓其停留在劍尖上。
高長鬆怎麼能不知道葉瀾的厲害,本隻想多觀摩幾遍,抄抄作業,哪裏想到葉瀾竟能做到如此地步,實在是了不起。
這技術難度也太高了。
*
高長鬆也沒有盲目練習,他勉強算是技術型人才,反正肯定不是直覺派。
當天晚上,他就用筆墨記錄下自己所看的一切,劍刃中的靈力運行順序。
之後,高長鬆也準備了一把木劍。
木劍不值錢,他家削了不知道多少把,有大有小,大的是高長鬆練習時用的,小的則屬於三小隻。
他先在紙上畫,隨後想想,同比放大複製到劍刃上。他也沒畫得太細,否則刃處花花綠綠看上去也太怪了,仿佛在進行什麼神秘的儀式。
最後,他隻畫了幾個點,提醒自己靈力是從幾個方向鋪成來,又是在哪會和的。
當天夜裏,高長鬆難得沒打坐,而是神采奕奕地試驗,這就導致第二天早上他一副被榨幹的模樣,看起來可憐極了。
確實,他的靈力被榨得幾乎一點不剩了。
好在高長鬆回血比較快,葉瀾拉著他練時,高長鬆已經恢複了七七八八,葉瀾說要看他的劍,看他的劍氣,高長鬆就按照昨晚的圖紙生澀充能,結果肯定是比一開始學要好。
這日進千裏的模樣,讓葉瀾非常有成就感,相信老師都喜歡高長鬆這種人,足夠聰明,教過他能收獲一籮筐的成就感。
接下來幾天都比較單一,無非是練了學、學了練。
到最後一天,練習結束後,葉瀾終於忍不住問高長鬆:“你劍刃上那些點為何意?”除了第一天,後麵幾天高長鬆用的都是木頭劍,木頭點墨水很容易,高長鬆輕輕鬆鬆就把靈力轉折的節點畫了上去。
葉瀾沒有一棍子打死,也沒有一廂情願地認為這就是墨水弄髒了木劍,她看那些點很有規律,似乎帶有某種奇妙的韻律。
高長鬆也大大方方回答道:“是你靈力在劍上流轉的過程。”
他不好意思道:“我練劍太晚,平時練得也不夠多,隻能耍這種小聰明了,如果能夠一絲不苟按照這流程將靈力傳下去,便能發出穩定的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