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陳玄奘這人是不怎麼清楚東洲的,他畢竟是個赤腳和尚,出身比較苦,雲遊的地方也僅限於陸地,尤其唐對東洲的一些信息把控比較嚴,玄奘就更難知道當地的情況了。
他受到的教育是傳統的唐代教育,妖怪就是壞的,喜歡吃人,大部分妖怪都是不堪教化的,為防造成更大的破壞,得把妖怪統統打死。
但再反轉一下,這想法也沒錯,畢竟西牛賀洲跟大唐境內的妖怪就這樣,哪怕去東洲時不吃人,一回來就撒歡了吃。
孫悟空有點不高興,態度卻很好,他還鋪了塊墊子說:“師父,坐。”
還挺尊師重道。
見他如此,陳玄奘的十分氣又消退三分。
心說:悟空跟那些左性的不同,不僅能教化,還很能教化。
於是開始擺事實講道理。
說:“這些人族,尚不知他們的罪行如何,怎就指一棍子打死了,哪怕他們犯下害人命的事,也該問清後扭送官府。”
他總結道:“你一不該什麼都不問就想打,二不該直接把他們打死。”
這話有的有理,有的沒理,悟空點頭道:“師父說的一我認了,下回盡量多盤問一番,聽他們說殺了還是沒殺人。”
又道:“你說的二,我卻不同意,俺老孫怎不能把他們打死了。”說著還挑起眉頭,仿佛在說“你答這問題試試”。
“妖能打,人就不能?”
陳玄奘感到有些不妙,耐心解釋道:“人族有官府,有律法,自能評定人好惡,便是殺了人,讓其償命也是官府的事兒,我們這樣做了,不就越俎代庖了?”
孫悟空卻說:“那路上見到的妖怪,為何就一禪杖打死,這就不越俎代庖了?”
陳玄奘道:“打死他們,首先因為他們為害一方。再者說,人族有官府而妖族無官,若是有,願意管,我也是願意扭送官府的。”
孫悟空想想,陳玄奘這人是不會撒謊的,他這麼說,就是這麼想的。
即便如此,他卻因陳玄奘的差別對待而有些不愉,孫悟空又是心直口快的,直接說:“我卻覺得你對人族與妖族不同,聽著有些道理,打死妖怪時卻一點都不手軟,哪怕人族無官府,確認他背了人命孽債前,也會問了又問吧。”
說白了,對人,那是不到最後都不會打的,對妖怪,確定了就打死了事,重人而輕妖。
孫悟空一錘定音:“此舉重人而輕妖。”
*
天上的六甲六丁也炸開了鍋。
孫悟空與陳玄奘這一番話,實際有些思辨性,從人族思維來說,陳玄奘說的沒錯,可孫悟空的話,細品也有道理。
大多數人都是挺玄奘的,在他們眼中,玄奘說的是正道,這些天兵有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妖怪,那天生就是惡的,能被教化的是少數,剩下都會對人族產生大危害,要打死。
人族就算是盜匪,也殺不了幾個人,危害性不大。
剩下的反對派不是跟妖仙有關聯,就是有朋友下界投胎為妖的,他們的意思是:妖怪也不完全是惡的,佛說眾生平等,何故為難妖。
更何況,人族的危害性,他們再清楚不過了。有些天將是先秦人,當年的將領很愛下坑殺的命令,那不就害了幾萬、幾十萬人的命運?
妖怪能做到嗎?做不到啊。
*
陳玄奘的眉頭擰在一起,作沉思狀。
換成原著中的唐僧,哪能聽孫悟空逼逼,這時就要給他下惡妖定性,把人氣走了。等回來後,就是緊箍咒教育法,犯了唐僧認為的錯事,就緊箍咒伺候。
陳玄奘卻不然,他善於自我反思,六甲六丁能想到的,他也能想到,孫悟空說他“重人而輕妖”,他第一反應就是“佛說眾生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