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1 / 3)

卻撓頭,用盡渾身解數阻攔他了。

事已至此,菩薩也沒空留原地撓頭,而是掐指一算,看陳玄奘在哪。

答案有一絲絲離譜,卻在意料之中。

陳玄奘竟跑東洲去了!

菩薩心說:不用想,肯定是高十二郎帶去的,神行千裏的神通,就他一個人有哩!

之後就是頭疼,首先東洲,這是法外之地啊,神仙沒法管,佛也沒法管,哪裏有妖怪、有道士、有和尚,自成一體,是不亞於西天與天庭的大勢力。

其次是陳玄奘的個人意願,他有些觀念,是西天諸神佛不願看到的,比如他對蒼生的態度,比如他的一些思考。

西天眾讓他取經,是為了弘揚佛法,奪取信仰,而不是天下太平。

太平是人族的事兒,且是個神仙都知道,天下亂了,信徒才會變多,當然,不是說他們會為了信徒攪動天下風雲,但陳玄奘關注民生多過佛法,是本末倒置啊。

尤其東洲的佛法是小乘佛法,跟西天的不同,卻有不少人信,證明這佛法是有市場的。

想到這,冷汗浸透觀音背。

他想:不會吧,不至於吧,別西天取經,變成東天取經了!

仔細想想,也不是不可能,首先敖烈在東洲定居了,其次孫悟空老家花果山,最後豬八戒,他本就不想西行。

這仨徒弟一攛掇,陳玄奘要覺得東洲佛法更妙,真要留那!

觀音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覺得可能,立刻飛身往東去,卻不想蓮台才移動,就被攔住了。

“哞——”

青牛蹄子踩在雲朵上,不發出一聲,隻有悠長悠長的叫聲,昭示著他的到來。

看見青牛,他還猜不到誰來了?觀音緊張起來,不過是西行中的一難,太上老君竟會派化身?

也有點小題大做了。

作為佛道間的外交專家,觀音麵子上很能過得去,笑道:“不知老君來此,有失遠迎。”

他插入正題:“稍後會作拜訪,眼下我有急事,還望老君通融一二。”

太上老君老神在在,跟遇見高長鬆時一樣,閉目養神,不言不語,像一塊石頭似的杵在那。觀音看後心中更是叫苦:來者不善啊!

他是自行充當攔路虎!

他又不想外交破裂,隻能一個人先寒暄,可誰都知道,老君十分逍遙,想說話就說話,想不說話就不說話,觀音菩薩隻覺自己在對牛彈琴。

可想走,青牛的體積如此大,老君又把路擋得密不透風,不是想走就能走的啊!

一來二去下,時間就拖延了。

……

另一廂,陳玄奘剛閉上眼又睜開。

一秒鍾很短,又好像很長,他看著眼前的庭院,樓閣製式與唐不盡相同,用色更素雅,結構也更精巧。

這極富東洲情趣的宋代建築告訴他,你已經不在原本的土地上了。

陳玄奘有些迷茫:這也太快了吧!

孫悟空本說著要翻跟頭走,因人頭有空餘,被高長鬆拉著一起跨錨點,按理說,一個跟頭四萬八千裏是不得了的神通,這那感覺與穿越空間又不同。

他大為讚歎道:“妙哉妙哉!真是一錯眼的功夫就來了,俺老孫都不知何時換了地兒。”

又誠懇道:“這神通,俺老孫從未見過,真了不得!”

敖烈也是第一回嚐試,他說:“實在是太便利了!”

隻有豬八戒,曾經被帶飛過,此時他哼哼唧唧,與有榮焉道:“那是,論這門功夫,無人能出高十二郎左右。”

站在一旁不言不語的高長鬆:“……”

我謝謝你啊!

萬萬沒想到,豬八戒這都能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