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篤信佛教,並非他們懂得高深的佛理,很多時候,隻是在殘酷的現實中,他們能通過佛教獲得一絲慰藉罷了。
暢想苦難後的新人生,想象西天極樂世界的富麗堂皇。
這是佛法的真諦嗎?相較於佛的精深,他們的想象實在太淺,這些淺薄的幸福與俗世息息相關,並非玄奘想傳遞的、交給他們的佛理。
想到這,玄奘歎了口氣:罷了罷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可別想那麼遠了,比起自下而上地傳遞佛教,或許自上而下更快,說個最基本的,倘若神仙能約束好自己,切實地幫助百姓,而不是借著神仙的名義勒索供奉,百姓一定更願意聆聽佛理,了解真諦。
等去東洲後,他一方麵要研讀經書,徜徉在經文的海洋中,尋找渡一切是宗法,另一方麵,他想腳踏實地,解決一些問題。
一個一個妖怪的渡化過去效率太低,眼前就有意見能幫助一國人的大事。
*
小白龍降落在高十二郎的戶外農莊。
佃農與包身工甚至沒向他投去一個眼神,小白龍小心翼翼地選擇未耕種的土地,“轟隆”一聲龍腹貼地。
孫悟空一躍而下,豬八戒落地的時候眼中淚花點點,恨不得仰天長嘯“俺老豬又回來了!”
陳玄奘最平靜,他盤算著該去哪家寺院掛單,僧人嘛,多的是四海為家,還可以跟當地的僧侶談論佛法,不亦樂乎。
當然咯,在在東洲安頓下來,潛心研究佛法前,他一定要參與西梁女國的活動,陳玄奘高度關注天庭與東洲的關係,並想做點什麼。
西行組沒什麼想法,高長鬆卻被嚇一跳。
首先,陳玄奘這幾日的經曆如同做過山車,大起大落,他根本來不及同高長鬆等人寫信說明自己的情況,於是對高十二郎來說,這是天降驚喜。
既有“驚”,也有“喜”。
高長鬆的性格一向是偏守成的,他的夢想很小很小,一開始隻是保住妹妹不被豬八戒強娶,實際上他是個愛穩妥生活的種田人。
高家三姐妹能有這麼大的造化,他不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他隻提供了自由生長的土地、一定的基礎,與後世人先進的思想,能走到這一步,是她們的天賦啊。
總之,在解決了高翠蘭的問題後,實現經濟自由的高長鬆就找了一塊地呆著,自由自在地種田了,不僅如此,還在幾十年間利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經驗,攀爬了東洲的文化科技樹。
得虧東洲夠開放,兼具了西遊記中多國風采,又有許多腦後生反骨的大佬,才摸爬滾打,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不過,以上也說明了,高長鬆性格中的保守性,比方說,他可以理解陳玄奘的性格有變化,西行快進無數倍,然而,當他發現孫悟空不封鬥戰勝佛,玄奘不歸位了,他們都跑東洲了,高長鬆就目瞪口呆了。
這目瞪口呆的程度不遜於知曉沙僧被一棍子打死。
*
聽完玄奘等人的經曆,與他的最新感受,高長鬆愣了,傻了,不知道說什麼了。
他們不學唐人盤腿坐,胡桌胡凳早就風靡東洲,高長鬆一個戰術後仰,靠在木質靠背上,結結巴巴說:“所以,你們叛離西天,來東洲定居了?”
豬八戒正在胡吃海塞,以風卷殘雲的架勢掃平桌上的果幹肉脯,將僧人不吃葷腥忘在腦後,陳玄奘瞪他好幾眼都沒感覺。
孫悟空也捧著最新的蟠桃,咯吱咯吱啃,這是真的蟠桃,天上蟠桃園偷渡下來的,熱愛種田的高長鬆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蟠桃再栽培,成功縮短年限,結出肉厚皮薄的水靈靈的桃子。
大聖吃完桃子,感歎道:“沒你那的靈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