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節(3 / 3)

“如今我回來了,不好不走動,大哥大嫂肯定知道你得了爵位。”

岑越說:“第二年時哥嫂來過。”又點了點頭,“確實該親自去,小住幾日。”↘思↘兔↘在↘線↘閱↘讀↘

於是天豐三年的冬日,一家三口帶著人又到岑村住了七日。

村中每日都有人上門來拜,村民淳樸,也說不了什麼彎彎繞繞的話,卻也知現如今身份地位不同,求人神色忐忑,岑越一看便知來意為何,一概不收東西,說:“明年收成種子下來,北雁郡豐禾府縣下的村子應是夠的。”

這岑越說的還保守了。

村民一聽,喜極而泣,“真的嗎?明年種子就能用上了?”

“夠不夠啊?”

“怎麼買?”

起初天豐帝隻讓北安伯管種子栽培,後調了唐家軍去協助,到了之後各個衙門往下派發這事,天豐帝便想有何人。

溫如生說:“聖上,俗語有一事不勞二主,再者北安伯夫夫聖上您知道,他們沒根基,全都靠著您,為此事定會殫精竭慮好好效忠的。”

“再者,臣說句實話,北安伯夫夫心思單純,有時候官場沉浸久了,尤其是地方官,層層下去,各種心思手段,不如聖上您撐腰做主,北安伯在地方沒牽掛,衝鋒陷陣,有唐家軍隊從旁護著,定能將此事快速定下。”

天豐帝一聽,“子同,你懂朕,朕其實也是這個想法,先前擔憂北安伯太年輕沒根基,現在聽你這般說,甚好。”

後傳了旨,麥種一時,全權有北安伯負責,唐家軍協助,聽北安伯調度指揮麥種之事。

於是今年秋麥種剛下地種下時,北雁郡城林知府就親自跑了一趟,同北安伯問安是一,正經事就是來年種子分配的問題。

各官員都記過數據,算過帳的,麥種分配之事,林知府帶著北雁郡底下三個縣令,統計了各個村莊,說實話,夠兩個府縣。

“先緊著貧窮的地兒。”岑越說道。

聖上免了兩年糧稅,百姓們緩了兩年,存了些家底,經濟略富裕的地方,種普通的麥種也能過——

隻能這般了,東西少,自是有偏頗選擇的。

唐家軍已經日夜不間停找荒地,開墾,等明年百姓種了後,再收的糧稅,還有這邊種的,等天豐五年時,肯定夠兩個郡用的……

如此下去,岑越保守估計,若是順順利利些,到了天豐七年時,大華凡是能種麥子的地兒都能種上了。

這幾年就辛苦些,其實朝廷負擔也重,一直用著國庫。

此時岑村村民聽完,皆是要跪地磕頭,岑越攔住了,說:“不必磕頭了,這是天佑大華,聖上乃是真龍天子,才有此物,庇護大華的百姓。”

眾人便磕頭謝聖上。

岑越現在說話嚴謹,凡是所到之處,百姓感激,皆是這般說辭,自然是流傳到了天豐帝耳朵裏,天豐帝聞言,麵上笑意濃厚,說:“北安伯替朕分憂,實乃賢臣。”

明君賢臣。

後岑鐵牛看了弟弟許久,岑越吃著饅頭就菜,他嫂子手藝一如既往,吃慣了精細的,乍一吃嫂子做的大鍋菜,還挺香的,此刻看到大哥看他,不由抬頭問:“哥,咋了?幹嘛這麼看我?”

“覺得你現在這模樣生疏了,剛都不像你了。”岑鐵牛說。

岑越心裏咯噔。

岑鐵牛又笑嗬嗬說:“當了伯爺一下子威風了,剛我聽你說話,都覺得厲害,你瞧石頭果子回來是不是敬著你?”

“不過你吃起東西來,還是一樣,大口大口的,也沒個講究。”

岑越:“嫂子做的饅頭好吃。”

“小越你喜歡多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