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2 / 3)

“難道就這麼算了,本宮拿他毫無辦法?”

事情顯然並不是就這麼算了。

皇後話剛落音,太後身邊的嬤嬤低頭走進了大殿。

桂玉嬤嬤跟在太後身邊多年,行事穩重,仿佛沒有察覺到殿內氣氛。

她上前行了個禮:“問皇後娘娘安,太後讓您去一趟。”

皇後本就心情浮躁,眼下更是火蹭蹭地往上躥。

“太後整日吃齋念佛,近來宮裏也無事發生,不知道她有何事找本宮?”

“奴婢不知,眼下皇上也在太後宮裏。”

皇後有些意外:“到底因為何事?”

“娘娘去了自會知道。”

皇後心裏不安,轉頭看向一邊的平寧。希望她能同自己一道去。

這事明顯不對勁,平寧公主自然不願蹚渾水。

搶先一步說自己身體不適合,下次再來拜見,然後著急忙慌地跑了。

——

太後把皇帝叫來跟前,寒暄幾句話,便說了皇後和石家,悄悄塞給主審官銀票的事。

“不如由哀家做主,銀票收歸國庫,至於皇後送的那些珍寶,就當是補償送給了林溪,皇帝你看這樣可行嗎?”

“一切都聽母後安排。”周帝自然沒有異議,這次既沒有約束好兒子,又沒有約束好妻子。

他在太後這裏,也實在沒臉。

周帝麵子上掛不住,待到皇後進殿,對著始作俑者沒有太客氣。

他站起來嗬斥道:“堂堂皇後,一國之母,竟然私下做這種事。”

最重要的事,做便也做了,還被揭發出來,連累他臉上也無光。

皇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跪在地上,幹巴巴地認錯。

太後掃了她一眼,道:“我們雖然是婆媳,但你是皇後。自然不能和尋常人家一概而論。所以我都對皇後十分寬容,能不插手的事情,就不插手。”

皇後:“是兒臣的過失。”

太後:“想必皇後近來心力不濟,為你身體著想,也為了以後不出這樣的紕漏。哀家決議賜容妃和德妃,協理後宮之權。容妃和德妃常來哀家宮中請安,十分有孝心且懂規矩,有她們分擔,皇後也能少操心。”

她何必親自動手,自然有人為她做事。

周帝有些意外,不過一想皇後做的事,他便閉口不言。

皇後一臉錯愕。

太後竟把治理後宮的權利從她手裏分出去……

不過她有錯在先,隻能是應下來。

皇後咬緊後槽牙:“多謝母後為兒臣考慮。”

“好了,哀家也有些乏了,你們去忙自己的事吧。”

待到皇帝和皇後離開,太後長歎了口氣。

她出身不高,從太子奉儀,一步步到太子嬪。

等到先皇登基,她被封了德嬪,然後是德妃,貴妃……

最後成了太後。

她也有過兩個兒子,隻是都沒活下來。再後來,從小養在膝下的女兒也去了。

輾轉幾十年,差點成了孤家寡人,現在想想,真是何苦來哉。

不似別人以為的那樣,她對林溪青眼有加,有意偏袒。

而是透過林溪,她才能稍稍喘口氣。

畢竟她們母女倆,都未曾像林溪一般鮮活而肆意。

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

眼下林溪把柄遞到了她手上,那為何不用?

她一般不出手,出手必定要有憑有據,讓人挑不出理,還要能看到明顯成效。

三個皇子中,她本來最看好沈重霄,想幫扶對方一把。

信王承了這個情,以後把這份情還給豐燁。保豐燁一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