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讓每次有了頭緒,再深究下去,那條線索就戛然而止。
仿佛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攪動著京城風雲。
精密地計算過,殺人前後的每一步,連著他們大理寺查案,也是遵循對方早就算好的節奏。
總是晚了一步。
京城人人自危,和黎國三皇子有過接觸的人,都被一一問過話。
黎國和北辰使團沒有案發時間,不在場證明的十八人。
最後那十八人,也都一一排除,全都不是凶手。
林溪一心想著這事能快點結束,不要波及國公府。
黎國要的是交代,把信王推出去自然能化解危機。
何況他還有作案動機,黎晟一心求娶蘇漾漾,蘇姑娘和信王關係過密。
為情殺人不是很正常嗎?
隻是眼下這個案子是她兄長在審……她並不敢輕舉妄動。
大理寺既抓不到凶手,何持讓索性從殺人動機上入手。
這麼幹淨利落的手法,顯然不是泛泛之輩,能做到的隻能是各國皇室,又或者貴族。
周國的世家貴族,即便是對淩晟的囂張十分不滿,但也不至於一氣之下就殺人。
沒人比他們更希望能和平度日。縱情享樂。
淩晟母親是周國皇後,他前麵還有一個哥哥,是周國太子,兄弟倆感情一直很好。
淩晟一直以他大哥的吩咐馬首是瞻。
在他們兄弟、母子的聯手中,黎國其他皇子都非常安分,絕對不可能下此狠手。
北辰的使者,還指望著能跟在黎國後麵打秋風……自然更不是他們。
排除這些選項,何持讓想到了趙國。
趙國日前才和周國打過一場仗,若是他們幹的,不正好可以借機行事。
何持讓又讓大理寺的人,去盤查每一位留在京城的趙國人。
重點排查事發前三個月來京城的外地人,事發後又突然消失不見的那些人。
幾天排查下去,耗費了大量人力,還真的鎖定了幾個嫌疑人。
隻是案發後早就已經人去樓空。
陸焰一直知道何持讓查案的進度。
知道後也十分意外,幸好他沒存著僥幸,當天刺殺結束後所有手下就全數離開了京城,一個也不留。
泥牛入海,哪怕他們真要查,或者把人抓回來。那也要耗費較長的時間。
到時一切都來不及。
何持讓查到的所有線索都指向趙國,但是也隻是線索,沒有實在證據。
黎國和北辰的使者既覺得有理,又覺得不能完全坐實。
都是態度未明。
這邊正在僵持不下,那邊就已經傳來了消息。
黎國和北辰同盟的十七萬人,集結買大周南鏡。
消息是有滯後性的,信差哪怕日夜不休,也要奔波七八日。
可能如今已經打起來了。
朝堂上亂哄哄的一片。
甚至有人出主意說,把縣主和蘇漾漾一同嫁去黎國。
雖然眼下人已經死了,但是兩個女子可以作為未亡人扶棺。
說不定黎國看見他們的誠意,還真的不打了。
提出這個建議的大臣,隔日上朝沒有來。
聽說是在上朝的路上,被人拉去偏僻小巷子打了一頓。
打人的家夥來去如風,這位大人和兩個隨從都沒有看清對方長相。
隻能驚歎京城風氣竟然如此之差,連著朝廷命官都有人襲擊!
搶了他的錢財便罷了,居然還動手打人,一把老骨頭差點交代了。
嗯,林溪難得起了個早床,撿到了一個錢袋。
眼下周國進入了備戰狀態,林溪其實不太擔心,她派了單武他們提醒過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