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 而是何家從人伢子那裏一起買走給小姐當貼身丫頭的奴婢。過去的姓名已經不可考了,這名字是當時才隻有五歲的小姐親自替她們取的。

聽起來倒是不難聽,但是,“雀”不就是雀鳥麼,說到底, 隻是一個玩意而已。

事實也的確如此。

她伺候的小姐閨名叫做“何初晴”,是何家老爺的嫡長女,自小受寵,所以脾氣自然是大了一些,很喜歡因為一些小事就責罰下人。直到某次不小心弄死了人,被家裏人狠狠訓斥過一次,才算收斂了些。

何家雖隻是商販出身,但運道不錯,到何老爺這一代,算是徹底成為了巨富之家。所以,何初晴何大小姐自小心氣就高,揚言曰將來絕不嫁去商販出身的家庭,就算嫁也要嫁給讀書人,而且還必須是有功名在身的。

這話雖然聽來好笑。

但是,也未必沒有可能。

因為如今大夏建國已三百多年,都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國都姑且不說,下麵早已就有些亂了,說是“禮樂崩壞”也毫不為過。在這種時候,一味的清貴是半點用處也沒有的,有權、有錢、有糧才是硬道理。

何家雖不占第一樣,卻占了後兩樣。

所以,何家老爺在一番運作之下,還真為自己的嫡長女何初晴找到了一門不錯的親事,當地知府的庶子。按照不怎麼精準的換算方法,知府略等於現代的市長兼□□,當然,隻是略等於,因為製度並不相同,起碼在這個架空世界,政法是不分開的。

就一個商人而言,能為女兒謀求到這門親事,簡直可以說是不可思議。

但一來考慮到男方隻是知府不受寵的庶子,二來考慮到女方是當地富豪之最,土豪程度哪怕在全國也能排進前十。

這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何初晴對這門親事還挺滿意的,雖說這位庶子隻是位“秀才”,與她原本設定的標準“至少得是個舉人”差了那麼億點點,但是,人家出身好啊,嫁過去了她直接就是官太太,當地知府的兒媳婦,說出去多好聽。

因為如今規矩不甚嚴,所以,她在婚前甚至見過幾次自己的未婚夫,隻見後者雖然隻是個庶子卻長得一表人才,也非常會說話,甚至還當場揮墨寫下了讚揚她美貌的大作——雖說直接套用的古人詩句,但耐不住何初晴自己喜歡啊。

幾個孩子中向來最寵大女兒的何老爺見女兒如此開心,便越發覺得自己的決定沒有任何問題。

總之,何初晴十六歲生日後不久,她便盛裝出嫁了,嫁妝隊伍足足占據了半個城。不少好事者背地裏都笑著說,知府王家的庶子王景這哪裏是娶媳婦,分明是娶了半座城。

金雀和銀雀,自小就是小姐的貼身丫頭,所以,自然也一並陪嫁了過去。

新婚時,何初晴與王景這小夫妻倆的生活可以說是蜜裏調油。何初晴喜歡甜言蜜語,王景口中便有說不盡的甜言蜜語;王景喜歡伸手向媳婦要錢,何初晴便有掏不盡的錢財。

直到……

約三個月後。

何初晴懷孕了。

如若說王景一開始還算老實的話,那麼之後就有些按捺不住了。

最開始,他是去找成婚前的通房丫頭——何初晴為人霸道,嫁過來了也不讓對方做妾,隻讓她依舊做她的丫頭。何初晴心裏不痛快,可這個時代,哪怕女人脾氣再差,遇到這種事也是不能真對丈夫撒氣的,隻能拿女人瀉火。所以她三不五時地就說自己不舒服,指明了讓通房丫頭翠玉來服侍自己,稍有不滿就對其又打又罵。

起初王景還替翠玉說過兩回話,但發現自己越說妻子下次就做得越過分後,他放棄了。他心裏其實很清楚,嶽父和父親大約是有什麼“隱秘的交易”,而他們這段婚姻便像是一個類似於“契約”的東西,所以,娶都娶了,休妻什麼的,是絕對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