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有挖到煤礦,大賺一筆嘛!那是冬天需求量大的時候,現在入春後,地處南方的用碳量會減少至少三成以上,有錢人家喜歡用碳方便無煙,普通人家還是偏好上山打柴燒木頭便宜隻花體力。

敕令的消息傳來時,煤礦上就屢屢傳來麻煩的事兒,一會鬧塌方,一會有鬥毆,一會又有人罷工,總之不用細查也知道有人在背地裏搞鬼,不想讓他們西州兵過上舒服好日子。在臨近賴令到達前時,那幕後者終於露了麵兒。

顧老大氣哼哼地道,“小三幫我查了,那跑來說要收回租地的東家,背後就是郭家。這該死的老小子,合計著連咱們一個小小的煤礦都眼紅,真是夠……他媽的,憑什麼讓咱們給他賣命,忘恩負義,當初真該一刀哢了那狗日的死胖子。”

說起來,顧老大平常麵上看著最是憨厚老實,一麵對自家兄弟時,那骨子裏的暴戾脾氣是一點兒不遮掩,狠辣的話和手段,一點兒不比幾個在陣前拚殺的兄弟差一分半毫,甚至更多。

其實,這也是當初那一次次地大坑、大火,給逼出來的。他們不狠,早就成了地下的冤魂了,跟誰說理去。

這時候,阿寶一臉興奮地跑來報告,“四哥,海珠村那邊有好消息了,咱們什麼時候過去?”

衛四洲一聽,“廢話,立刻馬上這就去。”

顧老大一看叫起來,“四哥,咱們這兒煤礦的事還沒解決呢!”

衛四洲笑著拍拍顧老大肩頭,“不急,沒了芝麻,咱再揀個大西瓜。事在人為,現在的咱們還怕掙不出一條活路來!煤礦那邊兒,他們要收回去盡管收去,你能摳多少油水就摳,隻要不傷人命,隨便搞。”

一得了這令,顧老大倒也沒那麼糟心,回頭就帶上幾個壯丁兒,點數了一大籮筐的銅錢,去了礦地,當著眾人的麵兒把當地幫工的村人打發了去,留了個好東家的名聲兒。一回頭,所有人都拿起家夥,挖媒鏟子,大榔頭,各種利器,等著人來收地。可把對方嚇得不輕,一番談判之後,為了送走這幫不要命的軍漢,提前解約的東家不得不付了三倍賠償金,才將一眾莽漢送走。

不白白吃虧,也不平白欺負普通人,這一來二去,他們雖離開了,但在當地人普通村人的眼裏卻是大大的好人了。因為接下來礦地雇工挖掘時,給的工錢少了足足一半多,工頭都招不齊人頭了。

不過幾日,顧老大卷土重來,竟然跑到對方麵架起新的招工桌子,說要招鹽工,工錢比礦工都要高出兩成來,瞬間就把人家工人搶光了。

沒錯,就是故意欺負死胖子的人。

要說招鹽工,那這鹽是從何而來呢?

這便說到衛四洲前往海珠村辦的事兒,正是跟提煉海鹽有關。海鹽這東西,若是沒有韓傾傾督促三小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他們也不知道那些海邊一片片的白色結晶體,居然可以提煉成同山鹽井鹽一樣的鹽。

他們去海珠村平亂時,小璃意外發現了那片白花花的、一眼望不到頭的海鹽田,跟阿寶一說,阿寶立馬想起這茬兒。從那會兒開始,他們就開始研究提煉技術和批量生產的方法了。

跟他們一塊兒來東原的幾個擅長做奶糕子的小家夥們,在天熱之後就沒有多少奶源做奶糕子了,養在南方的羊奶也遠不如北方的羊奶好吃,時間閑了不少,便學起了阿寶編輯的《數理化常識》,書裏便有簡單介紹海鹽蒸餾的做法。

當他們找到海鹽田之後,幾個小家夥以衛十七為首,住在了海珠村,開始研究搗騰製鹽的法子。古代科研有限,衛十七等人完全是瞎子摸過河,從零開始搗騰。幸而一直都有衛四洲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