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看看能不能放到供銷社或者土產門市賣,要是能的話少說也能賺一點。
“這樣,曉曉呀,讓明月在你家看下孩子,我們娘倆去你叔公家問問看能不能做,能做再讓你大哥去供銷社問問,能不能賣給他們。”說幹就幹,宋翠蘭很快就給這件事做了安排,林曉也沒有表示反對。
宋翠蘭嘴裏的大哥,就是她自己的大兒子,葉明強,也是大隊支書,和鎮上公社裏的各領導,供銷社領導都打過不少交道,也有些麵子在,要是東西真的不錯,估計這個生意就成了。
其實林曉更想自己私下買,可這個時代這種私下賣幾個還好,賣的多了可是會被定性成投機倒把的,但能放到供銷社那就不一樣了,是公家的。而且其實這些也沒太大技術含量,很同意被仿製的,而供銷社可以提供一點“版權保護”吧,雖說可能賺的少一些但是安全呀。
叔公家在村子東邊,離林曉家還挺遠,但走了會也就到了,記憶裏原身好像也沒和這位老叔公打過交道,倒是叔婆見過兩回。
“老堂叔,老嬸子,在家嗎,我是翠蘭呀。”到了地方,宋翠蘭一馬當先就上去叫著門。門很快就開了,一個約莫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站在門裏,麵目和善,很是熱情,“是翠蘭呀,還有三兒他媳婦,你們怎麼來了?快進屋裏坐。”
宋翠蘭嘴裏嬸子叫著,一邊扯著閑話,而林曉隻是開頭叫了聲叔婆,就自動充當背景板,往院子裏走去。
三兒他媳婦,也就是林曉剛進門,就看到一個大大的院子,跟林曉家不同,這戶人家並沒有後院,但前院十分寬闊,相對而言,房屋就小了點。院子裏一邊堆滿了木頭,木匠工具,以及做木工活留下的些許碎屑,這些木屑應該特意清掃過,大多都堆在院子角落裏,像座小山一樣。
正打量著,院子一冊的小房子鑽出一個老爺子,老爺子六七十歲,麵色黝黑,身材中等,臉上有著歲月的滄桑,但看麵相應該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
宋翠蘭這邊也看到這個老爺子,叫了一聲堂叔,又指著林曉和老堂叔介紹:“老堂叔,這是我明辰他媳婦呢,三兒媳,這是家裏長輩呢,你見得少,按輩分要叫聲老叔公呢。”
“老叔公,您好。”林曉乖乖的叫了人。
接著就幾個人一起往堂屋走去。林曉看宋翠蘭這副悠然玲瓏的樣子,不由心裏佩服,果然是村裏人緣最不錯的人,跟誰都能說得上話。
堂屋裏,寒暄完畢,宋翠蘭提出了正事,並讓林曉將帶來的草圖拿出來觀看。
老叔公看著眼前的草圖,又往光線亮的地方移了移,心裏盤算著怎麼製作。半晌,老叔公點了點頭,表示可以做,而且並不是很麻煩,木材原料家裏也有很多。
林曉給的草圖有兩種,一種是嬰兒學步推車,並不是後世常見的那種塑料的圓形滑步車,而是木質手推車。這個比較簡單,底坐是四塊木條拚接固定的長方形,前後加上圓木條固定的四個輪子,便於滑動。
底座上再斜著加上木製的扶手,也是四根木條組成,形狀有點像椅子靠背,扶手稍長,中間短木條加上固定木板,成品不容易變形。甚至為了增加趣味,還安裝了由輪子滾動而帶動的敲打木條,會發出聲音那種。
另一種是寶寶餐椅,這個稍顯複雜,但是也不難製作,上麵正常的兒童椅前麵加上餐板,底下則是固定結構,有A型和方形兩種,這個要看時代限製,哪一種更好做就做哪一種。
聽到能做而且不難做的消息,宋翠蘭樂開了花,這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接下來隻要她大兒子能把東西買到供銷社去,這件事就算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