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心動,尤其林曉還特意搬出孩子做幌子,這就完全的,戳到了宋翠蘭。
“行了嗎?你別猶豫了,咱們就這麼說了唄,到時候讓大嫂也一起去,麗麗娟子他們不也放假了嗎?也帶著去唄。”
林曉看宋翠蘭意動的樣子,又將大嫂趙桂英拉上了“賊船”。
“是呀,媽,這次就聽三弟妹的,咱們娘幾個也好好去縣裏看看熱鬧,樂嗬樂嗬。我早就聽說縣裏的布料好的很呢,料子好,花色也多,一直想去看看也沒機會,這次正好。”
趙桂英是個伶俐人,一看這情景,心裏知道婆婆早就被三弟妹林曉說動,想去縣裏,特意遞了台階。
宋翠蘭本就是個爽利的,之所以猶豫隻是節儉慣了,加上沒事少出遠門的想法,這才猶猶豫豫。經過兩個兒媳婦的勸說,又在心裏過了一遍家裏的情況。
嚴格說起來,他家條件還可以去趟縣裏,也不值得花銷什麼,而最近田裏的地裏的活也沒那麼繁重,去一趟也不妨事,當下便接過話頭。
“行知道你倆想去,還非拉上我這個老婆子一起,那咱們娘三個帶幾個孩子那就去一趟。家裏就交給男人們,咱們女人也歇歇,這一年到頭的,忙得腳都不沾地。”
葉大貴和葉明強也不是那種在家裏十分耍橫的,平日裏家中的事兒,都和妻子有商有量。這會兒兩人聽家中幾個女人樂熱烈討論著,也不插話,隻是嗬嗬笑著。
他們是樸實的漢子,要說什麼甜言蜜語,那是沒有的,但疼媳婦的心一點不少,這會兒聽他們女人幾個說要去縣裏,自然不會反對。
事情一說定,次日一早,祖孫三代幾個人就收拾好,等在了村口的路邊,得先坐村裏的牛車去鎮上,再從鎮上坐車去縣裏。
哪怕已經有過這種轉車經驗的林曉,想起這個時代沒那麼便利的交通,還是有些發怵。這也難怪這個時代的人都沒怎麼出過遠門,交通也實在是一大難題呀。
等林曉帶著幾個孩子到了地方,就看見婆婆和大嫂。也到了,不過對方隻有三個人,大嫂隻帶了她的大女兒葉文麗。
“媽,大嫂,麗麗,你們來了早飯吃了沒?我這帶了點點心,沒吃的話吃點唄。來麗麗,你先吃這個甜甜的,你弟弟妹妹們可喜歡吃了。”
林曉說著,拿出裝在挎包裏的雞蛋糕,就分給了幾人,“謝謝三嬸,但我不餓,我吃過了呢。”
葉文麗小姑娘長得很像趙桂英,性子也像,活潑開朗的。這不。林曉帶著孩子一來,葉文麗就自動和弟弟妹妹玩在了一起,承擔起做姐姐的責任。
“沒事麗麗,這是三嬸給你的,盡管吃,一會我們路還可長著呢,多吃點。”林曉把借蛋糕塞到小姑娘手上,又轉向大嫂趙桂英。
“大嫂怎麼就帶了麗麗來呀,娟子呢?”林曉有些疑惑,昨天不是說好了的兩個孩子一起嗎?今天怎麼就帶了一個大的,大嫂也不是那種愛搞差別待遇的人呀。
“娟子早上有點太貪睡了,這不,早上起不來,而且她作業也沒做完,我把她留在家裏做作業了,說好給她帶點好吃的就行,下次再帶她去,這次就帶麗麗。”
聽完大嫂的話,林曉心裏有點反應過來,娟子也是個勤快小姑娘,平時可沒聽說她貪睡呀。這次大概是大嫂看她帶了三個孩子,怕帶不過來才帶了更大的麗麗,而沒有帶小一點的娟子吧。
心裏猜測著這個原因,林曉有些感動,又有些愧疚,感動於大嫂對她的愛護。要說實在的,她和大嫂關係也沒有非常的親密,隻是在二嫂的映托下,她和大嫂走得更近罷了。
可真的捫心自問,大嫂趙桂英對她平日裏的照顧真的不少了。都說人與人的感情是處出來的,經過這些日子,林曉也知道婆婆和大嫂對她是真的挺好,是真的有把她當做家人去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