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長鼓掌了,林銳和嚴林就輕鬆了。接下來的彙報表演一路順風,隊員們也把自己的看家本事拿出來。無論是大口徑狙擊步槍反器材射擊,還是小口徑狙擊步槍反恐怖射擊,還是野外條件下偽裝潛行、射擊運動目標、控製目標區域……都表現出來平時的訓練水平,體現了特種部隊狙擊手的職業化素質。副總長也並沒有就此不給孫守江機會,相反小口徑狙擊步槍反恐怖應用射擊,孫守江成了副總長欽點的表演對象。拿到自己校對好的槍,憋了一口氣的孫守江上竄下跳,連連中靶,給自己找回了麵子。
最後是韓光和蔡曉春的狙擊步槍超射程射擊。
這不是集訓隊隊員都要訓練的科目,而是嚴林給韓光和蔡曉春專門加碼的小課科目。所謂超射程射擊,就是在射擊有效射程以外的目標。子彈依靠的不再是初速,而是在風速、地心引力等等各種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命中目標。其實打出去的就是流彈,流彈可以擊中目標,基本上是看運氣;但是對於訓練有素的狙擊手來說,卻不是運氣,而是綜合素質——判斷、技術、演算能力等等。
韓光和蔡曉春一人一把88狙擊步槍,坐在射擊地線前。
他們前麵坐著兩個觀察手,步槍槍口就架在觀察手的肩膀上。在野外條件下,觀察手在必要情況下要成為狙擊手的射擊依托。當然自己的耳朵要防護好,因為狙擊步槍的槍聲都是巨大的。所以作為韓光觀察手的孫守江耳朵裏麵塞入了倆彈殼,另外一個蔡曉春的觀察手塞了兩團揉成紙球的手紙。
孫守江拿著85激光測距儀,觀察前麵的目標:“2100米,風向東北,風速7米/秒——有把握嗎?”
韓光不說話,在心裏換算著調整狙擊步槍的瞄準鏡。
另外一個觀察手也在報告:“2100米,風向東北,風速7米/秒。”
蔡曉春也在換算著,調整狙擊步槍的瞄準鏡。
2100米外的山頭上,是一個立起來的木頭人模型。
規則是每人3槍,打中木頭人算勝。
副總長已經湊在立起來的炮兵觀察鏡前:“傳我的命令,打中沒打中都沒關係。這是射程以外,純表演科目,別給戰士心理壓力。”
“是。”林銳說。
但是韓光和蔡曉春可不這麼想,兩個人都在反複計算著,都麵色冷酷。
一隻馬蜂嗡嗡飛來,釘在韓光的脖子上,他紋絲不動,仿佛凝固了一般。
蔡曉春調整自己的呼吸,虎口均勻壓力。
砰!
蔡曉春扣動扳機,打了第一槍。
2100米的距離,曳光彈的痕跡清晰可辨。彈頭劃了一個弧線,準確飄向靶子。但是沒有打中,落在了靶子下麵的土地上,打起浮塵。
韓光紋絲不動,虎口均勻加力。
砰!
韓光的彈頭飛出去,也是一道弧線,在接近靶子的時候速度減弱,打在靶子旁邊的石頭上跳彈了。
蔡曉春穩住自己,深呼吸,再次瞄準。他已經找到了誤差,所以這次心裏有數。
韓光還是紋絲不動。
蔡曉春穩穩扣動扳機。
砰!
彈頭劃了一道漂亮的弧線,終於打在了木頭人的腹部。
韓光紋絲不動,不為所動,慢慢但是果斷地扣動扳機。
砰!
彈頭的弧線飄出去,啪地打在了木頭人的頭部,半個腦袋被打掉了。
蔡曉春眼睛冒火,再次調整,穩住呼吸。
砰!
彈頭的弧線準確擊中木頭人的脖子,脖子被打斷了,整個人頭飛起來,在空中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