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楊春風這麼一說,就停了下,用舌頭掃了一圈嘴裏的齒縫。不再夾盤子裏的肉,而是轉而夾楊春風咬掉瘦肉的肥肉。
攝政王並沒有真的離開,而是從前廳轉過去了隔壁,透過窗縫窺視長公主和他家小公子。
他對席間長公主的舉動很詫異,不光不拿架子還很顧著他家小公子,攝政王有怕長公主是做戲給他看,一背著他,還欺負他家小公子。
當初華宇的父親正是他的副將,戰場上和他並肩作戰幾生幾死終成過命兄弟,華宇的母親是他們行軍路過一個偏遠小族的巫女,因施巫術失敗,傷了神智,被小族視為不詳,要扔下天坑祭神。
被他們路過所救,又被當時華宇的父親給了一個饅頭從此賴上華宇的父親不走。
行軍哪能帶女子,趕又趕不走,加之華宇的母親洗刷幹凈了實在姿色過人,一個癡傻的絕色女子流落在外,太容易被歹人所害,華宇的父親隻得派親兵將華宇的母親送回家鄉,由家中老母親照看。
當時華宇的父親匆忙之下將人送回去,並未對家裏交代,老母親對華宇的母親的容貌驚為天人,雖然看出她癡傻,卻以為是兒子遭難的心上人,一直當成親生女兒一樣養著,在華宇的父親某次回鄉探親的時候,瞞著華宇的父親張羅了喜酒,待華宇的父親一到家便硬按兒子的著腦袋拜了堂。
華宇的父親當時也是青春年少血氣方剛,雖是被逼,但洞房見了美麗如斯的新娘,再喝了點小酒,也就順水推舟成了好事。
華宇的母親雖然是個癡傻的卻非常的乖巧,也很粘華宇的父親,兩人新婚後沒幾天就黏糊的好像剛談戀愛的小情侶,雖是出自不情願,但是得娘子美貌動人,又溫柔乖巧,常年行軍的鐵漢,也免不了化為繞指柔。
但是沒幾天探親結束,華宇的父親再是不舍,也隻得奔赴沙場,回來的時候整個人春風滿麵,顯然是短短的幾日,就對那癡傻的女子動了真情。
不久家鄉傳來消息,新娘子有了身孕,懷上了華宇,而華宇的父親還沒來得及高興,就戰死了沙場,死因是為現在的攝政王,當時的少將軍擋了一隻淬毒的暗箭。
臨死時托付攝政王一定要護他妻兒老母,攝政王豈有不護的道理。
然而華宇的母親生華宇的時候難產而死,華宇險險的救回來,也是先天和別的孩子不同,不會哭也不笑。
而當時身為將軍的攝政王也是光棍一條,真正的光棍,父母早亡,年輕輕做到少將軍的位置,一半靠父蔭,一半靠少年熱血沙場上的悍勇,答應了生死兄弟,護他妻子的沒做到,說什麼也再不能讓兄弟的老母親和幼子出什麼差池。
由著孤兒寡母獨自生活,攝政王怎麼也放不下心,大張旗鼓的回了趟兄弟的家中,以少將軍的身份,認下兄弟的母親為義母,兒子為義子,又將孤兒寡母托付給了當時的鄉裏華宇父親的親戚,十幾年如一日的將每月的份例送到親戚的手中。
幾年後義母去世,當時他正在和敵軍對戰,連奔喪都無法抽身,隻得越來越來越多的銀子送去給親戚,隻盼他們好好的照顧義子,待他功成,再將人接回身邊。
他終於打的敵軍簽下降書,被皇帝親封異姓王,興沖沖的去接義子,卻沒想到當初紅口白牙答應他好好照看義子的親戚,實際上多年來都在兩麵三刀。
他還鄉去接人的時候,才發現義子受盡淩虐。
而那一家子畜生,拿著他每年派人送去的份例揮霍,卻往死裏苛待他的義子,攝政王沒手軟,將那一家子處置了之後,帶回了義子,取名華宇,哄著捧著養在身邊,卻一年有餘不得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