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專業,她讀書比我認真,我就是混個時間,反正家裏也不等我掙錢回去。我爸開公司的,上麵還有個哥哥,他們都很寵我,對我來說既是好事也是壞事,一方麵我活得毫無壓力,另一方麵也就沒什麼奮鬥的動力,我又天生比較懶散,屬於隨遇而安的性格。許青瀾和我完全不同,她不管處於哪個階段,永遠會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然後努力去實現。可能因為我們的性格是那種互補的狀態,所以越走越近,成了世俗意義上的閨蜜。”

畢業後,兩人租了一間公寓同住,許青瀾很快找到工作,方潔則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寫了幾年,終於有了點起色,一家國內的影視公司邀請她參與劇本寫作,恰好許青瀾也想回國發展,兩人便結束了旅居生涯回國。

方潔參與的劇本被拍成了電視劇,收視率不錯,她春風得意,然而此後好運似乎到頭,接連兩年,她接一個項目黃一個,被坑的次數多了,難免心灰意冷,幹脆退了圈,也不高興再寫小說,弄了個女裝公眾號,偶爾更新幾篇文章聊以消遣。家裏的公司由哥嫂主持,沒她什麼事,她有股份,不愁吃穿,就是活得沒勁。

回國後,方潔和許青瀾不在同一座城市,僅憑網絡保持聯係,對彼此的近況也都還熟悉。

“六年前的夏天,她突然到上海來找我,說懷孕了。我以為她打算結婚了呢!結果她說不是,孩子是很偶然懷上的,她找我商量怎麼辦,如果生下來,她一個人可能帶不了,又不願找陌生人幫忙。她希望能和我共同撫養這個孩子。我當時覺得很刺激,所以極力支持她生。”

方潔陪許青瀾赴德國生下了Jimmy,之後孩子由方潔全職照顧,許青瀾在身形恢複後又重返職場。

方潔講述時,歐陽勳一言不發,隻是沉默地聽著。

“你一定很奇怪吧?”方潔看看他,“為什麼我會來找你?”

“我在等你解釋。”

方潔點頭,“因為我們在怎麼教育Jimmy的問題上產生了矛盾。”

Jimmy一出生就有兩個母親,養母方潔無微不至照顧他的日常生活,生母許青瀾則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方潔希望能在德國撫養孩子,但許青瀾留在德國事業上終難如意,正好國內有機會,她又放不下孩子,方潔隻能帶著Jimmy跟她回來。

回國後,許青瀾不想讓兒子的秘密曝光,出於謹慎,她不再和方潔同居,由方潔單獨帶孩子,不過許青瀾在哪裏工作,方潔也必須和孩子一起搬去那座城市。

“為了孩子,我一直在遷就青瀾,畢竟Jimmy是她生的。”方潔語氣雖淡,卻不難聽出怨艾。

不過最嚴重的問題不是方潔對這種候鳥式生活的不滿,而是在經過四年朝夕相處後,Jimmy對方潔的依賴已遠遠超過許青瀾,這讓許青瀾產生了危機感。

“她說想送Jimmy去上全日製精英學校,那種學校從幼稚園開始就要寄宿,一直到高中畢業。費用相當昂貴,青瀾說為了把Jimmy培養成才,這種投資是值得的。但我知道她在打什麼算盤,她想把我和Jimmy分開。”

說到這裏,方潔有些激動,端起咖啡杯猛飲一口。

“我強烈反對!先不管上那種學校能不能成為精英,Jimmy才五歲,又害羞內向,突然把他扔進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他會崩潰的!可青瀾聽不進去,她鐵了心要這麼做,我們誰也說服不了誰……”

方潔看了眼歐陽勳,“歐陽先生,我坦白和你講,我非常愛這個孩子,青瀾可以把他從我身邊帶走,但前提是Jimmy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而不是被送進一個冷冰冰的教育機構。我太了解Jimmy了,他是我一手帶大的,他非常柔軟、脆弱,他需要的不是什麼精英式教育,他要親人的愛和陪伴,青瀾實在太功利太自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