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有葉先生幫忙,手藝超級棒!辛苦啦,快去吃飯吧~給你們看看今天的成果。[展位照片.jpg][樣品1.jpg][樣品2.jpg][葉先生.jpg]’
這條動態的發布時間在葉雨離開之後,其中一半內容涉及葉雨,還有一張他走出工作室鋪麵的抓拍,而且官微對他的稱呼也十分耐人尋味——“葉先生”。
比起硬邦邦的“葉店主”,稱呼“葉先生”顯然更親近一些,再聯係前後文加上配圖當佐證,給人一種雙方關係非同一般的感覺。
試問一位擁有自己產業的店主會在什麼情況下給另一家店幫忙?
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朋友。
可惜除了那則烏龍緋聞,葉雨和卡羅拉再無交集,如果有人將這條動態再讀一遍,不免對字裏行間表現出來的熟稔語氣感到奇怪,好像中間缺了一塊關鍵拚圖連不上。
第121章
當兩個不相幹的元素扯在一起, 而邏輯思維又無法給出準確定論時,神奇的大腦會自動填補兩個元素之間的空白, 架起橋梁,讓原本走不通的斷路暢行無阻。
卡羅拉工作室的官微正是運用人們的慣性思維,故意用熟悉的口吻發布動態,起到誤導作用,讓人們以為葉雨和工作室關係不一般。
這樣一來“不是朋友”和“關係不一般”之間的缺失自然被“簽約”填補。
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若非事關自己, 葉雨都想給卡羅拉鼓掌了。
看看被誤導, 緊張兮兮跑到自己直播間求證的粉絲,還有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瘋狂帶節奏的黑粉, 葉雨有理由懷疑最先用“簽約”這塊拚圖填補思維空白的人就是卡羅拉工作室。
並非葉雨陰謀論,最近one-leaf搬店活動的微博轉發量節節攀升, 剛從熱搜下來沒兩天,餘溫尚存, 工作室這條動態隻要稍微挨點邊兒,不用請水軍,分分鍾就能被葉粉刷爆, 頂上熱搜關鍵詞的小尾巴。
講道理,葉雨雖然經常上熱搜,但其實他不是一個靠曝光和流量吃飯的紅人,相比利用店主的人氣帶動銷量, 葉雨更希望直接提高one-leaf的品質和店鋪在顧客心目中的口碑。
隻要one-leaf一直推陳出新,走在時尚潮流最前沿,能不斷拿出吸引顧客的新產品, 他這個退居二線的店主露不露臉影響不大,至少葉雨給自己的定位是設計師兼店主,網紅阿婆主不過是捎帶手的副業。
可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蹭熱度這種事屢見不鮮,對此葉雨一直保持中立,不是fu麵或別有用心的話,他不會草木皆兵成天盯著星網,看哪條動態或新聞提到自己就立即舉報,然而卡羅拉工作室的微博超出了葉雨的容忍範圍。
別的不說,單說其字裏行間的引導性,稍微讀兩遍很容易被裏麵被口語化的熟稔語氣套住,起了疑心再往下一看,評論留言中“簽約”“恭喜”等充滿導向性的字眼兒簡直不要太多。
如果是“擦邊球”式蹭熱度,葉雨不受影響多半兒不會管,甚至還可能笑眯眯約束粉絲,畢竟大家都不容易,沒必要跟刺蝟似的保護過度。
“碰瓷兒”式蹭熱度則不然,效果立竿見影,流量bao炸,缺點是惹人反感,也容易給原主帶去不必要的麻煩。
卡羅拉借著這條似是而非的微博如願以償登上熱搜,工作室在展會的知名度瞬間提升,第二天客流量徑直翻了兩倍,可把宣傳部和財務樂壞了,就連不讚同采用這種方法炒作的趙靜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麵前都忍不住露出欣喜神色。
蹲在評論區看熱鬧的不光是吃瓜群眾和卡羅拉的粉絲,隨著“葉雨簽約工作室”的消息越傳越廣,不少聞訊趕來的葉粉在工作室官微下留言求證,官微負責人當然看見了,可一天過去什麼也沒說,想不讓人產生聯想都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