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忍著笑看著蘭清漪:“朕又不是大餅,分什麼分,也不知道你這小腦袋瓜裏都想些什麼。難不成朕讓你做皇後,就是為了左擁右抱?你啊,有這時間還不如看看那朝服做的合不合身,少想這些有的沒的,做皇後還是做貴妃,朕不都是隻有你麼?”
蘭清漪被四爺的話說的紅了臉,不好意思的蹭到四爺的懷裏,埋頭道:“娘娘做的太好了,我怕我做不到爺心中的好皇後。”
四爺攬住自己未來的皇後,嘴角露出溫暖的笑,他的聲音低沉而溫柔:“你隻管開心快樂就好,其他的,有爺呢。”
-------------------------------------
四爺將冊封皇後的日子選在了八月十五,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日子。
清晨,永壽宮裏已擺好了香案,蘭清漪坐在殿中,由烏蘇裏嬤嬤為她梳妝。
蘭清漪看著銅鏡中自己熟悉的麵龐,回想起當初剛剛穿越時的模樣,一晃眼竟然已經十年了,她這個現代的姑娘在這陌生的清朝,從一個侍妾到即將要成為皇後,當真是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而四爺一如既往的愛重,卻是最難以磨滅的記憶。
回想起與四爺的點點滴滴,蘭清漪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烏蘇裏嬤嬤也微笑著:“主子娘娘今日氣色極好,這胭脂也不用太濃了。”
午門鍾鼓齊鳴,太和殿外,四爺走下步輦,升寶座,中和殿奏樂“隆平之章”。
有禮部堂官將皇後冊寶呈現給四爺,四爺親手接過,仔細查看後,階下有太監持鞭鳴鞭三響,在文武大臣的三跪九叩禮中,四爺欽點的正、副使十三爺、十四爺上前聽宣,接過皇後冊寶。.思.兔.網.
階下又複鳴鞭三響,十三爺、十四爺將皇後冊寶放於龍亭之中,親自護送著 ,一路出了太和門去。
永壽宮太監總管薑和已經帶著鑾儀衛等在那裏,他神色激動的接過十三爺手中所持之節,由鑾儀衛接過龍亭抬到永壽宮外,然後由另外兩名大太監取了冊寶走入永壽宮。
此時,引禮的女官進入內室,引領著身穿皇後朝服,頭戴朝冠,盛裝打扮好的蘭清漪走了出來。
蘭清漪走到香案前跪下,兩名宣讀冊文的女官宣讀後,將冊文交給蘭清漪,又授冊寶,蘭清漪雙手接過,依律行禮,然後在女官的攙扶下站了起來。
院中眾人全部跪倒在地上,高呼千歲。
受禮後,蘭清漪在薑和和女官的引領下,出了永壽宮,一路向外出了景運門,迎上等在那裏的十三爺和十四爺,並在他們的引領下,慢慢走向太和殿。
四爺坐在太和殿的龍椅上,蘭清漪順著台階一路向上,在她的身側,站著文武百官,在她的麵前,那個守護了她十年的男子微笑端坐。
這一路不長,但是蘭清漪仿佛走了很久很久,她的腦海中不斷浮現著自己穿越之後的點點滴滴,有歡笑有淚水,從曾經的迷茫到後來的日漸清晰。
這一路,她也在成長,從懵然無知的少女,到兩個孩子的母親,再到母儀天下的皇後,如今走在這巍峨的太和殿麵前,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的未來將會以妻子的身份,站在四爺的身邊,此時,她的心中充滿了期待。
四爺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一步一步的走了出來,站在了太和殿的門口,低頭看著他的清清越走越近。
如今他還能清晰的記得,那個春天,她撲倒在他身上的模樣,她的笑她的淚,早已銘刻在他的心上。
活了兩世,隻有她,讓他自始至終難以舍棄,即使她從未要求過,可這麼多年來,他卻是真的,隻有她一個。
十年的陪伴和守候,讓他們早已親密無間,既然已經寵了她這麼多年,再寵一輩子,又何妨?
四爺笑著對著蘭清漪伸出了手,蘭清漪也笑著將手放進了四爺的手中,她在四爺的引領下,轉身站在了他的身邊,俯視眾人,而台階之下的文武大臣,皆跪地行禮,向著這位新晉的皇後祝賀。
蘭清漪偷偷的看向四爺,卻發現四爺竟然也偷偷的看著她,帝後二人相視而笑,二人心中浮現出相同的想法——
自此以後,惟願相伴終生,共白頭。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