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冷了下來。她知道自己此時若貿然為唐桁出頭,隻會更為他引來嘲笑,隻得擔憂地看著他。
唐桁隻是微微一笑,絲毫不在意對方的冷嘲熱諷:“多謝兩位學兄的關心。實不相瞞,就在剛剛,我也在擔心我的束脩能否滿足書院的標準。不過現在我確定了,書院的束脩,我綽綽有餘!”
“嗬!好大的口氣!”梁澤冷笑起來:“就憑你?”
唐桁輕輕頷首:“在下今日進得書院,就見正門處的太湖石上刻著‘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這八個字。在下當即自省,反思平素德行是否有違聖人教誨。細思之下,頓覺尚有不足,不禁有些惶惶。”
“在下看得出,二位學兄乃諸學子中最受推崇之人,那麼二位的德行自然便是書院中的翹楚。適才觀二位舉止,在下心中稍有安慰。連二位這般都能進入書院,在下想必也可一試。這便是我能交出的最好的束脩了。”
唐桁語畢,四座皆驚。裴雲瀟和韓少禎的臉上揚起笑意,反觀梁澤與王森,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莫名有些滑稽。
“說得好!”
一聲讚歎從樓梯側處傳來,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長身玉立的素衫公子步履款款地走出,與他並肩的是個麵色冷淡的公子,他們身後還跟著幾個穿著同樣樸素的儒生。
秦東襄最先見禮:“原來是楚方兄、喻賢兄幾位,竟然也在此處用膳,真是無巧不成書啊!”
那素衫公子朝他回了一禮,旋即朝唐桁走去:“這位唐兄剛剛說的話可謂擲地有聲,振聾發聵。在下謝英,字楚方,敬佩唐兄之言!”
那麵色冷淡的公子也道:“唐兄有禮,在下沈思齊,表字喻賢。”
謝、沈一行人一到,整個狀元酒樓的大廳中幾乎全是江東書院的學子了。其他的食客看到這番場景,都頻頻側目,想瞧個熱鬧。
梁澤和王森沒想到自己的嘲諷換來的是唐桁如此毫不客氣的諷刺,還引來了他們最討厭的寒門一派,當即麵上就有些掛不住。
“喲,這就聚齊了?”梁澤挑釁道:“沈思齊,當初你爹到我家去借錢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啊。”
“還什麼德行交束脩綽綽有餘,真笑死人了。窮就是窮,有本事你別借錢呐?要不就學學唐公子,也去認個義兄義弟什麼的,連錢也不用還了。”
被他點名的沈思齊卻恍若未聞,依舊不卑不亢地站在那裏,仿若並未覺得羞辱,神色一片平靜:“借錢還錢,天經地義。當初先母病重,家父走投無路,梁伯父仁義疏財,我心存感恩,但並不代表我便低梁學兄一頭。我堂堂正正的借,自然也會堂堂正正的還!”
這話一說,就連如秦東襄一般的世家學子們也都默默點起了頭。
這世界上誰還能沒有個難處?人家翩翩有禮,有借有還,你卻咄咄逼人,各種羞辱。既然如此,當初又何必要幫?你便是早早將人打發了去,別人也說不著你不是?
讀書人,終究還是崇尚仁義道德的,如今梁澤與沈思齊形成如此鮮明的對比,眾人心中的那杆稱,也不由得有了偏向。
就在此時,謝英開了口,句句都是在為沈思齊鳴不平:“喻賢兄,雖說亞聖曾雲,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但聖人還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沈、梁兩家本為世交,沈伯父當年從悍匪手中拚死救出梁大人,落下殘疾,麵容有損,不得已辭官歸鄉。後沈家遭變,致使家道中落。沈伯父大義,未曾挾恩求報,若非沈伯母病重,沈伯父也不會輕易登門借錢。”
“當日家父與沈伯父同去,親眼見沈伯父打下借條,並承諾一年後以雙倍歸還。可梁大人呢?拿出一兩銀子扔與沈伯父腳邊。沈伯父有意多求,他卻言正好足夠斂屍辦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