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要為父親辦喪,以及忙著接手家業,身體吃不消,風寒入體,發了高燒,並且身體虛弱,竟就這麼去了。而這時出了車禍的楊雲清就穿到了他的身上。
“少爺,喝藥了”,楊雲清的小廝來福將藥端了了過來。因為太苦,楊雲清剛開始,還是一點一點的喝,後來發現這樣喝更煎熬,於是後來為了少受點折磨,才學會了一口氣喝下去。喝完便將碗遞了過去,來福接過碗便下去了。
穿越過來的這一個星期,楊雲清除了喝藥,就是在慢慢的梳理著°
不過目前來說,考科舉前後,生活也是需要銀子,而且以後到了京城,如果要做官的話還得在京城置辦院落,京城不易居,這些也都需要銀子。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想點生錢的辦法。
他今年才九歲,而且父親剛剛去世,還需守孝,所以考科舉是對他來說並不急。他可以在這幾年一邊讀書一邊想賺錢。還好雖然是平行時空,雖然和他原本熟知的曆史不同,但是大多數東西都是相同的,這樣他學起這些科舉相關的東西也是如魚得水。
不過現在他的風寒沒有好起來,楊雲清還在天天喝藥,現在隻盼著這個風寒趕緊過去,那些藥太苦了。他現在不禁歎了口氣。不然再這樣喝下去,他就怕自己要瘋了。做為一個在21世紀生病是膠囊吃藥片的對人來說,古代人要簡直讓人接受不能。
不過幸虧這幾天他已經學會了苦中作樂。喝藥就喝吧,出了車禍還能撿回一條命,這已經算上天厚待了,現在喝點藥算什麼呢?
楊雲清決定,等病好了之後,他一定要鍛煉鍛煉身體,他以後再也不想喝藥了。
又過了幾天,楊雲清的風寒終於好了。他終於不用再喝藥了。
在生病這幾天,他每天沒有無所事事,而是不斷的練習毛筆字。他發現原身的毛筆字不能說遒勁有力,稍見風骨,但是也可以稱得上是清秀,畢竟要練出一手有風骨令人驚歎的毛筆字,是需要時間的積累的。
而且在原身的記憶中,夫子也曾經多次提到過書法對科舉十分重要。雖然本朝為了防止考官根據學生的筆記或者事先約定好的標記進行辨認,創立了謄錄之法,由專人重新抄錄試卷之後再進行審閱,但是在殿試中卻並不實行謄錄製,所以貢士們的書法能不能入皇帝或者主考官的眼,就成了一條很隱秘且具有主觀性的評判標準,畢竟這個時候,字如其人可不是說著玩的。
雖然不是出於同一個時空,但是楊雲清還是不可避免的從這個“潛規則”聯想到了一位後世很有名的詩人龔自珍,他就是因為字醜雖然在會試中高中,但是卻最後在殿試中被以“楷法不中程”的理由,排名降到了後麵,導致殿試失利。
好在楊雲清由於家學淵源,小的時候和爺爺學過幾年顏體,後來也一直勤加練習,因而也有了一筆好字。隻不過現在他這具身體年紀尚小,腕部力量不足,所以字寫起來到底還是缺了幾分風骨。楊雲清決定以後在練字的時候可以考慮在腕部綁一個沙袋或者是通過鍛煉增強一下腕部的力量。
生病這幾天,他除了練習毛筆字之外,也翻看了一下四書五經。在現代的時候,楊雲青的記憶力雖說不上是過目不忘,但是一般下來,東西三四遍看完也可以記住了。所以這幾天,他自己翻看四書五經,再加上原身的記憶,這些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他也大概都有些了解,不會與原身相差太遠。
按理說楊雲清現在是要找夫子讀書的,但是原本教授的夫子因病已經請辭了,不過倒還一直有通過書信對原身進行指導,後來剛要重新找夫子的時候,原身的父親去了,而原身又病了,這才擱置了下來。後麵楊雲清就穿了過來。
找夫子這事不急於一時,沒點門路一時半會也找不到。不過現在病好了,楊雲清決定出去走走,先看一下家中的產業。家中的兩間鋪子,成衣鋪和糕點鋪在通過記憶他都已經有了詳細的了解。唯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