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一下。
王向鬆聽了後,說道:“如此我們也是有了個照應。我也算是下過一次場的人了,你若有什麼事不懂都可來問我。”接著王向鬆又花了好一會功夫和楊雲清說了許多考試時候的注意事項,傳授了一下自己的經驗,以防楊雲清出錯。
聽完,楊雲清對王向鬆很是感激,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如此,更多的人心裏更願意的是冷眼旁觀,敝帚自珍。坦白地說,楊雲清與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競爭對手,他本可以什麼都不提點,但是王向鬆他還是主動向楊雲清毫無保留的分享了自己的經驗,這些足可見出王向鬆此人值得一交,品行剛直。
與王向鬆別過後,回到家中,楊雲清就開始填寫親供,也就是“履曆”。上麵不僅要填寫本身姓名、年歲、籍貫、體格、以及容貌特征,同時填寫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歿履曆,非常詳細。
填完這些這些東西,之後再將互結保單和具結的保單弄好,就可以到縣署禮房去報名了。現在是一月份,二月開考,楊雲清他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做一下最後的準備。
在穿越之前,接受了那麼多年的應試教育,楊雲清清楚的記得每一個老師都會喊得那一句:“你們一定要做到平時如高考,高考如平時,模擬考很重要,不要不重視!”。而科舉也大概就相當於是高考吧,所以楊雲清在之前夫子平素給他們放假的時候,就已經嚐試著進行了多次模擬考。
這個時候距離縣試還有一個月時間,夫子那邊現在也是可以不去的,當然有問題也是可以去請教夫子的,所以趁著這個時間,楊雲清打算再進行幾次完整的模擬考,測試一下自己的狀態。
因為這次和他一起下場考的人中,他平日裏和李高朗還有王向鬆關係最好,所以他打算邀請他們一起來試一下模擬考。當然,私塾裏要下場的不止他們兩個,但親疏有別,楊雲清他也不是聖人,可以照顧到每一個人。
次日,他把這事和李高朗還有王向鬆說了之後,兩人雖然都對此有點驚訝,畢竟他們從來不知道模擬考這個東西,但是聽楊雲清講完其中的好處後,自是同意。為了方便,楊雲清把地點就設置在了自己家,考試環境也按照正式考試的環境模擬,十分簡陋。
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裏,他們模擬了四場考試,每次模擬的時候都是淩晨進去,傍晚才出來,吃的東西也是提前準備好帶到模擬的考棚中,期間不讓小廝送飯。他們的卷子是楊雲清找夫子出的,每次模擬完成後,都交由夫子批改。而張夫子在給他們改卷子的時候,還在想下一年要不要讓其他學生也試一試這個模擬考。
就這樣,時間很快過去了,四次模擬考下來,就是王向鬆這個已經下過一次場的人也覺得受益匪淺,不禁感歎楊雲清這個主意的確出的好。
還剩最後幾天的時候,模擬考就停止了,剩下的時間他們用來查漏補缺。為了方便,他們三人剩下的這幾天都是聚在一起,有什麼問題都能及時討論。
“少爺筆帶了嗎?東西都齊了嗎?我再給你再拿幾個肉餅吧!”天還沒亮,還是淩晨,但是楊府內已是亮起了燈火,而整座縣城中,各個小巷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也早早的有了人聲。海伯他自然是不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卻比楊雲清這個即將考試的人更加緊張。
“放心,均已檢查好了,海伯你不用多慮了。”楊雲清安撫道。
海伯自是知道以少爺的謹慎程度,自己不該多慮,隻是他就是忍不住的為少爺緊張,生怕真的一不注意,哪就出了問題。
楊雲清看著海伯這個模樣,便放任他把考籃裏的東西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借此安了海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