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1 / 3)

搭題的文章,他就發覺這個考生文筆十分老練,這篇文章作的十分順暢,等到看到第二篇的時候,通篇讀下來後,他就更是對這篇文章滿意至極,破題、承題還有後麵的入題都十分精彩,裏麵的觀點更是絕妙,用詞也是講究至極,令周大人不禁拍案叫絕,可惜暫時考卷糊名,就算他是學政也要等到閱卷結束後才能知道這份考卷的主人是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此子就算放到才子如雲的江南那邊,也能算是拔尖的了。

而後麵的那首詩,詩題“雲補蒼山缺處齊”本就不是古人的詩句,而是周大人早年自己作的詩,當然詩僅在幾個同僚之間流傳,不過放在這裏做考題也是夠格的,所以對於這次所有考生詩作的如何,他最有發言權。但最後周大人看完手裏這份考卷之後,也不得不稱讚一句詩作的:“格律精細,寄托遙深”。雖然閱卷還未結束,但在周大人看來,院試案首最後十之八九要落到此子手中了,隻是不知此子是否是之前陸知府所說的那個有望拿到小三元的小少年楊雲清呢。

幾天之後,正場閱卷終於完成了,不過這個時候並不會發案,也就是放榜,隻是會公布正場錄取者覆試的考號,等到覆試以後才會發案,公布錄取秀才的名單。

一般來說,到了院試之後,正場淘汰的人一般不多,大多數人都能進入覆試去。楊雲清三人這次自然也在此列,得以繼續覆試。

覆試考的是一文一詩,比起正場可以少作一篇文章,不過難度自然是比正場難一點,時間也照例是一天,傍晚的時候必須交卷。

雖然覆試的題目有些難,但是楊雲清拿到手之後並沒有感覺到太大的阻礙,雖然比起正場多用了一些時間,但是比起大多數人,他寫的也還算是快的了,離結束時間大概還有一個多時辰的時候,楊雲清就交了卷出去了。

因為院試一般是五日左右後放榜,所以接下來幾天他們也能放鬆一番,畢竟考完了就算再為其傷神苦思也無濟於事。

不過接下來幾天,他們三人的日程各不相同。李高朗打算在府城好好玩幾天,把上次來的時候沒有去過的好玩的的地方都去一遍,而王向鬆,他在這邊發現了一家書肆,裏麵的書籍比祁縣多多了,種類非常多,連一些偏僻冷門的書籍都有,所以王向鬆打算這幾天去這家書肆多看幾本書。至於楊雲清,他要做的事情就比較多了。

他之前開辦工廠的目的,就是想要給這個時代像崔花一樣命運的女子一個走出家門的機會,她們隻有可以經濟獨立,才能挺起腰板,在家裏有一份話語權。隻是隻靠楊雲清一人,他也隻能在祁縣這個縣城裏做出一點改變,大周朝的其他地方,他依舊是無能為力,當然或許以後等他步入朝堂,經過多年晉升,在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他才可能參與到政策的製定當中去,但那樣時間太久了。

楊雲清他經過多日的思考之後,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決定暫時先在徽州府六縣開辦工廠,之後一步步的擴展到其他地方。當然,這些不可能讓他一個人完成,他這次在祁縣正在建造的這個工廠,就已經花了這幾年來賺的大半積蓄,他剩下的銀子不足以支撐他在最近兩年之內,再次開辦一個差不多規模的工廠。

而目前楊雲清開的幾家店鋪中賣的啤酒、葡萄酒、奶茶、冰激淩、雙皮奶、麵包等各種東西,至今還沒有人研究出來他的方子,至於肥皂還有鏡子,他現在還沒有正式生產。這些方子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也並不屬於他,而是屬於現代二十一世紀,所以楊雲清思索再三,決定把這些方子賣出去。

其實雖然楊雲清現在手裏的銀子短時間之內無法讓他開辦第二個工廠,但是隻要在給他一段時間,工廠建好之後走上正軌很快就能回本,之後第三個、第四個工廠都不是難事。隻是楊雲清他以後終究是要走上科舉之路入朝為官的,開辦一家工廠還行,若是開辦多家,不說他無法管控,就是以後當官之後也會為人詬病,而且那樣一來,以後他手中把控的財富過於龐大,遲早也會招來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