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早點簽個契書,這樣他們也安心些,簽好之後便拿貨去外地走商,大賺一筆,不用擔心這個生意跑了。
這個時候,突然有個商人疑惑問道:“我也是有些疑問,不明白楊少爺您為何願意把這些生意分出去,您也明明可以自己派人去各地建廠呀,這樣一來,雖然是麻煩了些,但是最後利益可都是握在您手中的,更別說您還要把方子賣了。”
底下其他商人聽了,顯然也是都有此疑問的。
楊雲清笑了笑答道:“剛剛那位您也說了,這樣會麻煩些,我就是因為這麻煩才想要將這個生意分出去的。對於大家來說,這些麻煩的確不是什麼問題,隻要以後多費一些心思就行。但是對於我,一來我誌不在此,不願為此多費心思,在這之前,家中的許多事也都是交由管家處理的;二來那樣以後,還需要再派人去管理,我這邊可用人手也實在太少,生意做的太大,對我來說也是一個負擔。”
聽了這番解釋後,眾商人也都表示理解,這個楊少爺可是小三元,以後肯定是要去做官的,那這些生意在他眼裏肯定就算不得什麼了。
第52章 京城來人 接下來一切商談好了之後……
接下來一切商談好了之後, 楊雲清與這些商人簽了契書,然後才各自離去。
過了幾日,楊雲清考慮到再過三天又要出發去府學了, 接下來又是大半年不得回來, 因而就打算趁著還未走,先去和王向鬆還有李高朗他們聚一聚 。
之前楊雲清在府學的時候, 也會寫信和他們交流,但是總是比不上見一見, 一起吃頓飯, 一起聊一聊來得好, 這樣才能讓他們之間的感情不至於生疏, 楊雲清不想以後因為時間還有距離,讓他們漸行漸遠。
約的時候, 李高朗和王向鬆剛好都有時間。本來楊雲清是打算年前聚一聚的,但是那時李高朗還在張夫子那讀書,王向鬆所在的縣學也還未休假, 所以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然後就拖到了現在。
見麵那日, 三人見了之後, 相視一笑, 比起半年之前, 感情絲毫沒有變化。
“之前可多謝雲清你隨信寄過來的那些文章還有書籍了, 後來向鬆兄也是經常把他們縣學的一些書還有夫子評講的文章也抄下來送給我, 哈哈, 有你們這兩個朋友,也就差不多等於我自己也進了縣學府學了。”李高朗高興的說道。
“你這一年多努力寫些,明年下場的時候, 還能多幾分把握,到時候也進了縣學或者府學,那樣可不是更好,到時候裏麵的書你就能進去隨意看了。”楊雲清答道。
李高朗答道:“我是知道自己水平的,不過怎樣都要謝謝你和向鬆兄了,反正也是不管怎樣,我都要去考幾次,明年考不中就後年,直到考中為止,這樣我早晚也能入府學或者縣學。”
之後三人一起吃了個飯,吃完之後,又是繼續聊了好幾個時辰,直到最後天色有些暗了,三人才準備散去。
三人互相告別的時候,王向鬆對楊雲清道:“歲試見了。”
“好,歲試見,到時候你來了,也正好可以住我那。”楊雲清說。
“行,那就提前說聲多謝了!”王向鬆說完,看現在時間實在是不早了,才和楊雲清說告辭了,幾人在此也終於分開了。
回去之後,楊雲清見時間還早,就提筆又寫了一篇策論,然後自己反複修改,直到再也找不出缺漏才重新謄抄一遍,夾入自己製作的小冊子之中。
他現在幾乎是每天不管多忙都得寫上一篇文章,這個成果也是異常顯著的,楊雲清他覺得自己對文字運用更加敏[gǎn]了。唉!離開府學這近一個月,他反而還有些不適應了,府學裏的學習氛圍是異常的濃厚,他在家這一個月,卻是的確有些鬆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