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1 / 3)

,“恭維皇帝陛下,毓聰明睿智之資,備文武聖神之德,握於穆之玄符,承國家之鴻業,八柄以馭臣民而百僚整肅,三重以定謨猷而九圍式命,蓋已操太阿於掌上,鼓大冶於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漢以下矣!”

時間過的很快,沒多久就到了下午,這個時候,上座的皇上早已不見了,可能是去休息去了,在場的就隻有諸位考官還有一眾考生了。

諸位考官這個時候其實也很無聊,但是又不能在那說話,討論一番,於是唯一的樂趣便隻能觀察觀察這在座的考生了。

在座的考生不抬頭還好,一抬頭看到那“監考官”正在注視著自己,頓時就壓力大的不得了,楊雲清他抬頭的時候,就正好和考官眼神對視了一下,不過楊雲清他假裝沒看到,若無其事的低下頭,繼續寫了。

寫到後麵,就到了提出具體措施了,否則文章便會顯得太空了,楊雲清在腦內構思了十條建議,又組織了一下措辭,這個部分可以說是整篇文章的精華了,楊雲清對此是慎之又慎,直到最後想好才繼續下筆。

“今我皇上,任人圖治,日以實政,望臣工矣!而誕謾成習,誠有如睿慮所及者。故張官置吏,各有司存……而猶然冒費者,罪無赦焉,而財無所乏矣。”

這十條建議有些是楊雲清根據現有的製度擴展開來的,有些就單純是他自己的想法了,雖然很多都夾雜著現代的觀點,這些可都是在幾千年的曆史中,由無數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楊雲清現在把他們寫出來,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楊雲清他自己知道分寸,並沒有激進,而是把它根據大周朝的國情改變了一下說法,因為這畢竟是殿試。

寫著寫著楊雲清突然發現一道陰影投到了考卷上,再加上下麵漏出的黃色龍袍,這人身份不作他想,肯定是皇上無疑了。隻是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來的,楊雲清一開始寫的太入神沒有注意到。

不過就算皇上來到了什麼,楊雲清也隻是一開始分散了一點注意力出去,接下來他又繼續全神貫注的寫著了,不然若是因此影響了心神,停下了筆,一來不會給皇上留下好印象,二來因此耽擱了時間,在最後的時候,時間也會顯得很緊迫,不太夠用。

第81章 評卷 出了宮門之後,楊雲清徹底放鬆了……

出了宮門之後, 楊雲清徹底放鬆了下來,這殿試完了之後,他終於可以在這京城好好的逛一逛了, 之前他一直忙著備考, 也沒有抽出時間到處看一看。

在宮門之外不遠處的一條街上,海伯帶著來福正在那邊一直翹首等著, 他們看見已經有人出來了,但是卻沒有見到自家少爺的身影心裏自然是有些焦急, 因而一見楊雲清出來之後, 便不住的衝楊雲清招手。

楊雲清看見他們之後, 便快步的朝著他們走了過去, 不過這時,幾個人好像是衝著楊雲清這個方向走了過來, 等那幾個人走近了些,楊雲清才認出那幾人是當時同他一道從省城來的舉子。

楊雲清不太確定他們幾人是要走過來和他打個招呼還是有什麼事情,於是就放慢腳步, 等著他們。

“楊兄,待這次殿試過後, 可有安排?”其中一個人上前說道。

楊雲清道:“還不曾有什麼安排, 不過就是在這京城到處看一看罷了。”這他說的倒是實話, 左右這幾天都是閑著的, 因而也不曾清晰的製定個計劃, 規定今天去哪裏, 明天去哪裏, 反正到時候去哪裏都是隨意的。

“既然楊兄不曾有什麼安排,不知可否後天來參加一下咱們同鄉的聚會,大家都是從省城一道來的, 以後也不知道能不能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