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這個時候,雖然楊雲清還未回來,但是消息傳得那樣快,院門之外早就擠滿了看熱鬧的人,海伯和來福也正領著小廝在大把散銅板,讓周圍的人也沾沾喜氣,一時之間,原本偏僻安靜的小巷也變得喧鬧了起來。
這個時候一見楊雲清回來,人群瞬間沸騰了,一時之間,不少人都在喊:“狀元郎來了,狀元郎來了。”海伯見了,連忙從人群之中擠了出來,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荷包,讓來福塞給一路把楊雲清護送回來的官差。
每次打馬遊街護送狀元回去的時候,這些官差都會收到一些賞錢,他們早就習慣了,這個時候自然也不會推辭,很自然地收下了。荷包到手之後,他們一摸,沒有什麼厚度。
不過他們更高興了,這裏麵沒有什麼厚度,那肯定是放了銀票了,這可不比碎銀子多多了。
官差們紛紛感歎今年運氣好,這狀元倒是個有錢的,這次的賞錢可是賺足了。每三年一次的科舉,那狀元打馬遊街都是他們護送著的,今年這次倒是比起往年都多多了。
這些官差沒有想錯,海伯在這些荷包裏,每個都塞了一百兩。這可是他家少爺的大喜日子,這尋常人可是一輩子都遇不上這事,因而可不得多多準備些賞錢。而且這些官差得了這麼多的賞錢想必回去也能多說說他家少爺的好話,心裏記著少爺的好。
外麵熱鬧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停些下來,楊雲清這才有功夫歇一歇。
“少爺 ,喝些水潤潤嗓子,這裏麵管家還特地交代我在裏麵加了一點秋梨膏呢。”
楊雲清雖然身體不錯,但是進京一來,從會試到殿試,也算是累的夠嗆,在加上天氣的原因,更有些咳嗽的趨勢,不過還好他喝了不少秋梨膏兌的水,這才沒有咳嗽下去,不然他殿試估計入場就被架出去。
當然這個秋梨膏的方子也早就被楊雲清再次賣給了各地辦了工廠的商人們,讓他們在鋪子售賣。
這個秋梨膏雖然在現代的時候幾乎是家家都會做,簡單的很 ,但是放在這大周朝,還未曾出現過呢,而且就楊雲清所熟知的曆史中,這個秋梨膏方子也是直到清朝的時候才從宮廷中傳了出來,以前也是從未在民間出現過的。
這秋梨膏當初賣出去的時候,正好還是秋天,天氣轉涼,有不少人都隱隱約約有了感冒咳嗽的趨勢,因此這秋梨膏一開始售賣,銷量就出奇的好,畢竟這秋梨膏的功效還是不錯的,而且又不像草藥那樣苦。
下午的時候,海伯就來跟楊雲清說起了新買的宅子的事情。
這新買的宅子很大,是四進的,地段也好。這原本的主人是個禮部侍郎,也是文雅的很 ,因而這院子布置的各處也都十分雅致,再加上年年修繕以及平時就注意維護,因而看起來一點都不破舊衰敗。
這宅子這樣好,當然價格不便宜了,要價是一萬五千兩,這還是因為這禮部侍郎辭官歸鄉了呢,不然他也不會把賣掉。
因為要價不便宜,所以也沒人來和海伯派去的人競價,海伯他也急著買,沒有砍價,因而很快就以一萬五千兩成交了。海伯現在就是來問問少爺他要不要去看一看的。
楊雲清他隔日便去了,那座宅子確實好,楊雲清他沒有想到才一萬五千兩,這要是放到現代,估計都要炒到幾億了。
宅子買下來了,楊雲清因為過兩日還要進宮參加恩榮宴,之後還要領假回鄉祭祖,因而一時半會住不進去了,隻能先讓人把裏麵打掃一下,等以後回來的時候,再正式添置些東西住進去。
恩榮宴楊雲清進宮參加完了之後,作為狀元再帶領著大家一起謝恩 ,基本上事情也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