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的銀子,總數大概也近十萬兩。楊雲清不禁歎道,這光是一個小小的沔陽,還是在年年賦稅都快要交不上的情況下,這些人短短幾年就能貪這麼多,那其他的富庶之地,被貪墨的銀子更是不知有多少。
不過楊雲清也知,水至清則無魚,貪墨之事,古往今來無論刑法如何嚴酷,都不會徹底消失掉,官場之間甚至早就形成了潛規則。
但是在他治理之地,他還是希望能禁止多少就禁止多少。
過了大概半個月,楊雲清也差不多把這邊的情況摸清了,沔陽此地要是想治理好,讓它煥發新樣貌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之前收過來的銀子,楊雲清讓人都抬到了庫房封著了,不過現在他已經有了打算,這第一筆銀子,他打算拿出去修建育嬰堂了。
這邊各處的育嬰堂,和危房差不多,比起漏風的州署,那邊的情況更是不如。裏麵的孩子,一個個皆是瘦得皮包骨,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爛不堪。因為育嬰堂本就不大,所以裏麵可以收養的孩子也不多,大多數的孩子,大一點就成了流浪兒。
這沔陽此地因為多次遭過洪災,受難的人家更不是一個小數目,許多人連自己都要養不起,賦稅也是無力上交。在這種情況下,出生便被丟棄的孩子自然也就越來越多。
所以修建育嬰堂這件事情,他是早做早安心。
至於常同知那些,他們的職務雖然被其他人暫時代替了,但是楊雲清也不可能讓他們閑著,畢竟他們都是貪汙過銀子的,也是造成如今這個局麵推手,他們理當去贖罪。
楊雲清直接就把他們給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每人負責一處育嬰堂,銀子他撥下去都是夠數的,但是絕不寬泛,育嬰堂的規製他也已經規定好了,絕不準偷工減料。所以這就需要他們自己精打細算著來,而且這其他輔助的人手,例如管事的,他也都不派,全由他們自己找人。
在育嬰堂建的時候,他會不定時派人去監督,等育嬰堂建好了,他還要將各處的育嬰堂放在一起比較,這最後建的最差的,莫說官複原職的機會沒有了,他還要治罪。
楊雲清估計,等著育嬰堂建好後,這些人也得累個夠嗆。
而聽完楊雲清的安排後,這些人隻得咬牙接下這差事。他們心裏也知道,按照這安排,在建的時候,少不得要自己掏些腰包了。
第107章 伸冤 楊雲清要的就是他們到時候自……
楊雲清要的就是他們到時候自己掏腰包, 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不是。
沔陽的百姓看著州署那邊貼出了告示,幾個認字的人過去念了念,這旁邊圍觀的百姓都震驚得不敢相信。
州署要撥銀子建育嬰堂了, 這怎麼可能呢?這真的不用他們交銀子?百姓們紛紛私語道。
不過這也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沒幾天這育嬰堂就已經開始動工建了,而且招工的時候說了, 一天一結工錢,當然這是楊雲清他給強製規定的, 隻有這樣, 百姓才會安心來幹活, 不然心裏會疑心, 認為這是強製的徭役。
衝著這一天一結的工錢,有不少人都去了, 日子艱難,能多賺一點就是一點。而且知州大人還說了,若是哪裏有不結工錢或者是少結工錢的, 都可以去檢舉。雖然他們這些老百姓怕報複,心裏也不太敢去, 但是有了大人這道命令, 那邊負責的人肯定也不敢克扣他們工錢。
除去這興建育嬰堂, 楊雲清在這沔陽做的第二件事便是為百姓伸冤。據他派出去私下調查的人打聽到的消息, 在往年的時候, 沔陽這邊出現的冤情還真不少, 不過因為之前的知州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 隻要那些有錢有勢的往州署這邊送點禮,打點一二,這事情很快就能被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