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番(1 / 3)

“傳說”的番外

“景帝瘋了一樣尋找他的妻子,在工地上整整待了一個月,那些役工也找了一個月,可以說是挖地三尺,也不誇張。他下定決心,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但景帝的謀士們不能再等了,國不可一日無主,這場仗已經傳遍全國,如果再不稱帝,就讓別的野心家撿現成便宜,而且國家會亂。景帝當然也很明白這一點,於是他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建立議政閣,廢大榮,立大恒,發布一係列利民革稅的新政策,控製災情,救助災民。不過,他遲遲不肯稱帝,以首相自居,親自領兵平壓邊境紛亂,穩定軍心民心。這一忙,馬不停蹄,整整過了一年。”

夕陽穿過風神樓,在綠意盎然的草地上映下一幅山水,一群白衣少年少女坐得端正,聽一位親切的中年叔叔說祖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一戰。

老師帶他們來遊首都的聞名古跡,碰上這位來兼職的導遊,反正也無聊,誰知一聽就是兩個小時,太陽都快下山了。

大榮滅國的故事,教科書,史書,野史,很多書上都有,電視電影的改編花樣重重,但沒有像這位叔叔講得那麼逼真,所有場景仿佛他親眼所見,讓他們也身臨其境似。

他們所在的地方,雖然就是蘭帝所造的競技場,卻是成立恒國後二十年才重建而成,而那時新都也才剛啟用五年。眾多史料表明,原來的競技場已毀於那一戰,而雙帝致力於全國的休養生息,中斷了新都工造。

“你亂編!”一個白衣少女,打破了短暫的寂靜。

史書記載,蘭帝那晚幸運躲過了殺戮,藏於競技場密室中,因為早產,休養身體整整一年,然後才和景帝一同登基,自此雙帝治國。

中年叔叔笑了笑,“所以,這就是當大人的好處了,我可以編故事,而你們隻能背曆史書。”說完,站了起來,“叔叔我下班了,小同學們,回家路上小心。”

他悠哉走入競技場,數百年彈指而過,這兒的時光卻仿佛停滯了,完好保留著造者的匠心。她的心,她的造,勇往直前,專心一意。

身後傳來腳步聲,他回頭笑看,“小同學,不要亂跑,老師會找你的。”

那個穿著白襯衫的少女雙手合在身後,腳尖在大理石麵輕點,低聲問道,“後來呢?”

他笑意更深,“什麼後來?”

少女細白的麵頰有些悄紅,“蘭帝是我的偶像。她不但是傑出的建築設計師,還是出色的好皇帝,取消士農工商的等級製度,取消奴製,鼓勵經商,開放港口,與鄰國交好,交流學術,重視理工,不吝國稅,是提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第一人。她和景帝隻有一女,沒有兒子,但相敬相愛了半個世紀,致力讓一夫一妻成為法令,為女子爭取公平的權利,鼓勵女子讀書工作,追求夢想。雖然她的很多提議都遭到了當時官閣的反對,但今時今日證明,她的思想超前明睿,沒有她,就沒有恒國今天。自從雙帝起,就不再是一人****,而她和景帝離開後,再沒有皇帝,三閣治國,加快進入民主期的進程,是世界史的奇跡……”

中年人抬手示意少女停下,“小同學,等等, 等等,你不用背曆史給我聽,而且顯然你將她美化太多了,雙帝之後,因為沒有繼承者,充滿了血腥的爭鬥和黑暗史,曆經數十年,才由三閣治國。”

“但三閣治國不正是蘭帝的理念嗎?”少女眼睛發光,偶像是完美。

“也是景帝的理念。”中年人無意與一個孩子繼續爭論曆史,“你為什麼說蘭帝和景帝離開後,而不是亡故呢?”這個觀點更令他感興趣。

“蘭帝和景帝同年同月同日去世,風公主十六歲失蹤,都是曆史上難解之謎。比起那些暗殺毒殺之類的說法,我更相信兩人歸隱共遊山河,或者一家團聚成仙去了。”少女願望美好。

“成仙啊——”中年人笑,居然點頭,“也沒準。”

他接著道,“看在你真心崇拜蘭帝,我就多囉嗦幾句,蘭帝當時炸東台並不是同歸於盡的打算,她有居安造六兄弟守護,早在東台下設置了機關,是篤定獲救的。但她沒料到爆炸那麼劇烈,遠遠超過計劃中的火藥用量,令東台整個塌落了。不過,她命大得很,讓人及時救助。後來就跟你知道得差不多,她在某處休養了一年,在風公主周歲那日,回到景帝身邊。”

“誰救得她?既然救了她,為何不立刻送她去景帝那兒,讓景帝瘋了一般找她呢?”少女像個小偵探,追問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