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千叟宴千古傳佳話 驚隕石驚破帝王心(2 / 3)

鄂倫岱一邊往大內裏邊走一邊思忖:哎——都說四爺冷,要我看,他心裏熱著呢!嗯,這回,真不能馬上走,得看準了,要幹,就跟個正經的主子。

四爺胤禎在這兒領著人搭席棚,為的是侍候皇上六十大慶的千叟宴。這主意,是老皇上想出來的。每年三月十八康熙登基的日子,都是要慶祝的。不外乎什麼祭天地,祭大廟,受百官朝賀,聽萬壽無疆的頌詞之類,康熙早膩味了。如今,他六十八歲,當皇上六十年了,何不把京城的老人們叫到一塊兒,敘敘舊,聊聊天,說說家常話,來個既痛快、又消閑的慶典呢?他把這意思告訴了馬齊,馬齊又傳話給禮部,讓禮部擬個名單,有幾十個老臣子、老鄉紳也就行了。哪知,皇上這隨口說出來的話,竟被禮部看成了大事。他們上了一道奏折,說自古以來,當皇上的都說尊老敬賢,可是都光說不做。當今萬歲,身體力行,堪為後世之典範。幾十個人參加太少了,叫誰不叫誰呢?幹脆,在京的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全請,外地的老人由各省大員代表皇上宴請,讓全國的老年人,都沾沾皇恩雨露。於是,皇宮裏的千叟宴,就這麼定下來了。康熙皇上又好笑、又無奈。唉,當皇上原來也不自由,來這麼上千的客人,還不把朕累壞了嗎?可是,禮部說得振振有詞,他也隻好答應了。

三月十八這天一大早,康熙的車駕從暢春園出來,回到了紫禁城。他先祭拜了大廟,又到鍾粹官裏給太皇太後老佛爺上了香,才來到乾清宮,接受了客人們的朝賀。康熙放眼一看,謔,來的人還真不少。問了一下,一共是九百九十六人。這裏邊,一部分是告老在家的老臣子,更多的是京城和近郊有名望的儒生、仕子、鄉紳、大戶。這些人,頭一次進皇宮,也是頭一次見皇上,天不明就趕來了。金碧輝煌的宮殿,威武森嚴的侍衛,成群結隊的太監,花團錦簇的擺設,還有那一碟碟、一碗碗叫不上名字的珍饈佳肴,都讓他們眼花繚亂,目瞪口呆。康熙坐下之後,一直在搜尋自己認識的老人。他看見了高士奇、李光地、陳夢雷,看見了王掞,看見了跟著靳輔、陳潢治河的封誌仁、彭學仁,也看見了三藩作亂時,隻身逃回北京報信的黨務劄和薩穆哈。可是,怎麼找,也找不到魏東亭。他詫異地問武丹:

“哎,小魏子為什麼沒來?朕特意下旨召他了嘛。”

武丹心裏一沉。他早知道魏東亭已經過世了,為了怕康熙傷心,幾個近侍大臣約好,瞞著這個信呢。此刻,聽康熙一問,武丹連忙說:

:“主子,恐怕虎臣的病又犯了,不然的活,他說什麼也要趕來的。”

康熙點了點頭又問:“哦,老四和老八呢?”

在一旁侍候的老三胤祉連忙上前答道:“回皇阿瑪。老八病了,他說怕衝了皇上的喜氣,今兒不來了。老四在禦膳房裏照料,待會兒就過來。”

聽說老八又病了,康熙心頭閃過一絲不快。這麼多的皇子,卻讓老四一個人上下忙活,他又有點心疼。便指了指桌上那道:“二龍戲珠”的菜說:“老三,你傳個話,不要讓老四來站班侍候了。這道菜,賞給他。”

“紮!”

康熙繼續吩咐說:“還有,今天來的皇子中你最年長,你領著阿哥們去向老人們敬敬酒。不管認識不認識,既然是朕的客人,就是你們的叔叔、伯伯。你們要放下阿哥架子,規規矩矩地敬酒、勸酒,不可勉強。他們都老了,能喝什麼酒就喝什麼。可惜呀,幾十年來和朕共事的元老們,今天來的太少了。”

老十在一邊早聽煩了。今天皇上專門給四哥賞了菜,他就夠不痛快了,如今還要他們以子侄輩的禮節,去給那些鄉巴佬們敬酒,他能受得了嗎?好好好,您老人家給兒子們出難題,我也不能讓您安生。想到這兒,他接著康熙的話音兒說:“父皇說得對。像魏東亭老叔,也沒能趕上這熱鬧就死了。兒子我聽說以後,難過得一夜都沒睡著。”

康熙聽了突然一愣,眼圈有點發紅。可是,他馬上意識到,這是老十故意給他找不痛快呢。哼,朕不上這個當,再說,今兒個同著上千客人,也不是發作的時候。他狠狠地瞪了老十一眼,便站起身來,到各桌上勸酒去了。

皇上親設禦宴,款待老人,已經是破天荒了,又親自下來敬酒,更是開天辟地從未有過的。這些老人,無論是做過官的,還是平常百姓,全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不管會喝不會喝,能喝不能喝,隻要皇上一到桌前,全都是杯杯見底兒。康熙雖然是碰見熟人,才陪著喝一點,可架不住人多呀。等他走到高士奇麵前時,已經覺得頭昏腦漲,腳步搖晃了。

如今的高士奇,也已經白發蒼蒼,不見了昔日的倜儻風流,更沒有了當年的詼諧和滑稽了。他見康熙來到桌前,連忙起身說:

“主子設此曠古盛典,真讓奴才開眼了。奴才在國史館裏編史書,時不時總能和主子見麵。主子來勸酒,奴才不敢不喝。隻是,奴才勸主子不要再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