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大勢去阿哥奉遺命 好運來雍正立新朝(2 / 3)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張廷玉眼前一亮,瞧見隆科多全身戎裝,腰佩寶劍,大踏步地走進了院子。他立刻高喊一聲::“都不要吵了!請阿哥們跪下,聽隆科多宣讀大行皇帝的傳位遺詔。”

這一聲還真有效。皇子們雖然心中各有主張,但卻不能不老老實實地跪下了。隆科多走到上首,清了清嗓子說:

“隆科多奉大行皇帝遺命,向眾皇子宣讀傳位詔書。”他展開遺詔,大聲宣讀,“皇四子胤禎,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在朕身後,必能繼承大統。著傳位於四子胤禎。欽此。康熙六十一年正月。”

沒有人再說話了。原來,老皇上在十個月以前,已經定下了繼承人。如今,白紙黑字,誰還能更改呢?房子裏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板結了,連外邊落雪的沙沙聲都清晰可聞。老九、老十在和八哥急促地交換著眼神。他們拿不定主意,是應該俯首稱臣呢,還是該大鬧一場?老八還真動了殺心,想出其不意地衝上前去,扼死胤禎。哼,老子當不成皇上,你也別想當,咱們就拚個魚死網破吧!可是,他馬上就否定了自己的念頭。如今,皇上遺命已經正式宣告,眾人都聽得明明白白,再有任何不規矩的行動,都是違旨抗命,也都是弑君篡位。上邊有張廷玉、隆科多兩位顧命大臣,身邊有不是自己一黨的阿哥兄弟,還有那位“拚命十三郎”胤祥,他越想越怕,不敢動手了。

胤祥聽了遺詔,早已是心花怒放。他見阿哥們都傻呆呆地發愣,知道有人是心存不服,有人是因事出意外,還沒醒過神兒來,也有的是想觀望風色,他可等不及了,率先磕下頭去說:“兒臣領旨。”

老三胤祉見此情景也靈性了,既然遺命已經宣告,還有什麼可爭,有什麼好想的呢?他也接著俯地磕頭:“兒臣謹遵父皇遺命。”

幾個小的阿哥,早就跪下等著了。隻是,瞧著哥哥們不吭聲,他們也不敢先說話。隆科多見時機到了,與張廷玉交換了一下眼神,厲聲喝道:“怎麼,你們竟敢不奉遺詔嗎?!”

這句話問得嚴厲,老八吃了一驚,連忙說:“這,這,哦,十七阿哥胤禮還沒來呢。是不是派人去叫一聲,一塊兒聽旨。”

老十三一陣冷笑:“八哥,別等了,十七弟另有重任。他帶著豐台的駐軍,已經到了暢春園門口。隻要隆科多將軍和張廷玉大人一聲令下,即可率兵進園,剪除不遵父皇遺命的亂臣賊子!”

四爺胤禎聽了這話,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好哇,十三弟,你幹得真漂亮,豐台大營一旦歸我所用,老八他們就全完蛋了!突然,胤禎撲身上前,趴在康熙的遺體上,放聲大哭起來:

“皇阿瑪,您老人家一生辛勞,吃盡了苦。受盡了難。您走了。怎麼要把這千斤擔子壓在兒子身上啊……”

他這哭,一半是真的,是為死去的老皇上;一半卻是假的,是慶幸自己終於奪得了皇位。兩位肩負傳達遺命重任的大臣張廷玉和隆科多,急忙走上前來,將胤禎扶了起來,架著他,坐在了正中的龍椅上,高聲說:

“萬歲,上有先皇之遺命,下有百官的擁戴,請萬歲節哀應變,早登皇位,以孚眾望,安天下百姓之心。”倆人一邊說,一邊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禮。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說的呢?阿哥們,包括老八、老九、老十,也不得不隨著大夥兒一起,三跪九叩,恭行大禮,也終於叫出了一聲:“萬歲!”

胤禎擦了一下眼淚,慢慢地說:“兄弟們,張大人,隆科多將軍,快快請起。萬萬沒有想到,大行皇帝將這社稷重擔交給朕。但既然到了這一步,朕不能不牢記父皇遺訓,勉為其難了。現在,百事紛雜,急待料理,朕心裏很亂,難以維持。上書房的人又太少,請三哥和八弟暫到上書房來,幫助朕處理一些事情。京師的防務嘛,由十三弟全權料理。好吧,咱們先把大行皇帝的廟號定下來,然後,就該去接見部院大臣,宣布大行皇帝賓天的大事了。十三弟,你到外邊傳旨給大臣們,讓他們暫且等候,不要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