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2 / 3)

原本趙明昌與許敬宗還想派人特地往江南跑一趟,就是為了去棗泥溝顧家取顧成禮當初的讀書手稿,如今得知顧成禮竟然要領命去江南,頓時向國子監告了假,道是有要事返鄉,實則是想跟著顧成禮一起會同安縣一趟。

反正以國子監如今的風氣,他們待在裏麵也學不到什麼名堂,還不如與顧成禮一道,從京城到江南差不多要半月有餘,在此期間顧成禮又沒有公務要處理,他們與其相伴,倒是可以正好請教一些問題了。

對於他們這些請求,顧成禮自然是沒有拒絕,而裴清澤如今住在忠義伯爵府裏,卻是沒有這麼便利了。

李玉溪種出了多產的稻種,顧成禮除了上報給景煕帝外,就隻告訴了李秀才,除此之外,便是趙明昌等人他也沒說。

李秀才一直知道自己兒子與顧成禮這個學生不知道在那莊子上倒騰什麼,隻是他對顧成禮十分放心,哪怕他們從未與他提起過,他也就一直不過問插手,如今才從顧成禮那裏得知他們二人竟然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

聽了顧成禮所說,心裏砰砰直跳,隻覺得此事當真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二人竟然不知不覺中弄出這麼大的東西,他這個當父親、但老師的竟然一點也沒察覺,成禮與溪兒這兩孩子當真是滿得嚴實,喜的則是如果此事真的成了,那這天下的百姓則有福了。

想明白其中的利害,李秀才認真叮囑顧成禮,“此番回去非同兒戲,我對你是一向放心,隻是溪兒那孩子……唉。”李秀才有些發愁,覺得顧成禮這個學生也是心大,這樣的大事怎麼能找溪兒那孩子來做呢,溪兒性子一向跳脫,若是此番誤了事,豈不是對不起天下百姓,若是他早些知道,必然要親手來插手這事。

顧成禮笑了笑,“老師放心,師弟是個明白人,也從未誤過大事。”

“但願如此吧。”李秀才心裏有些不踏實,但事已至此,多想無用,他問起顧成禮會江南的配置。

顧成禮如今隻是一個從五品的官員,年紀又輕,等到了江南那邊,隻怕那些地方官員是不會太拿他當回事,氏族地主就更不會重視顧成禮,必須得有些東西傍身才行。

“陛下封我為欽差,又指了一支禦前軍與我一道。”顧成禮將皇上的安排托出,這也不算是什麼機密消息,便是告訴旁人也無妨。

李秀才聽了暗自點頭,欽差大臣雖然沒有品階,卻是有皇帝差遣之意,是代表著皇上去地方巡訪之意,便是那些地方官品階高於顧成禮,也必須要將成禮敬著,而安排了禦林軍當護衛,顧成禮便是到了江南那邊,也不用擔心那些人會不開眼想要暗中害顧成禮了。

隻是他沒想到,顧成禮又補充了一句,“此外,陛下還賜了我一把劍。”

李秀才一愣,一般皇上賞賜都是有含義,尤其是這種不同尋常之物,賜劍?難不成要顧成禮憑借此劍去殺人?

顧成禮搖頭,“若是有人想要壞事,憑此劍可以將其當場就地正法。”

李秀才懂了,這樣顧成禮去江南差不多有了先斬後奏的權力,那些人若是想要壞事就更要好生掂量了,顧成禮可以憑著手裏的劍,不需要上報就能將他們除了,若真死在劍下,豈不是太冤了。

從京城到江南路途遙遠,若是走水路則要更快些,趙明昌原先還有些期待,可在船上待了數日後也就乏了,每日除了波光瀲灩的水麵外,並無其他新鮮玩意,他都有些後悔當初幹嘛要上船,後來顧成禮幹脆將他拎走去考較學問,總算是讓他又忙活起來,沒時間發呆還抱怨嫌棄。

等這船在江上行駛了一段時間後,顧成禮三人便見這岸邊的景色逐漸熟悉起來,漸漸多了江南舊景的模樣,心情也忍不住跟著期待起來,趙明昌與許敬宗還好,顧成禮如今離家進京已有一年有餘,因為如今路途遙遠諸事不變,除了一兩份寥寥幾筆的書信,他對顧家如今的情況是一概不知,心裏未免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