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1 / 3)

想要多磨礪他幾年,但這次之事真的將他嚇到。

不過是像往年一樣的巡獵罷了,不想差點將命送了,若非是溫如行冒險給他試了新藥,隻怕就醒不過來了。

故而景熙帝很是慶幸,如今召見顧成禮與溫如行兩人,也是褒獎賞賜一番。

他還記得先前溫如行研發出來牛痘之事,如今知曉顧成禮與溫如行私交甚好,心裏閃過很多的念頭,但卻並未開口。

他目光掃過顧成禮,少年在京郊待了半年之久,如今看上去越發沉斂,若說以前像是一把鋒芒畢露的劍,如今則是套進了劍鞘,有鋒芒卻不會傷人。

景熙帝歎了一口氣,有這樣的少年在,何愁不能開創出大周盛世,隻是原先他以為這樣的榮光會是在他手頭上實現,如今來看,卻是太子比他要幸運。

太子生性善良卻軟弱,偏生舅家又手握兵權,景熙帝一直擔心日後周家會成為太子的絆腳石,甚至可能會動搖他們葉家的江山,故而寵信三皇子等人,就是想要給太子施加壓力自廢胳臂,隻要除去周家,太子便仍然是那個行事規範的儲君。

偏生太子卻多次出麵維護周家,這讓景熙帝很是失望,為君者,當舍時就必得割舍,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顧全大局。

幸好太子還是明辨是非的,此次周秦觀率城外萬餘人馬私闖內城,景熙帝將他下獄後,太子跟著請罪,卻沒有為周秦觀求情,這讓景熙帝有些欣慰,明是非就好,性格軟弱還能勉強道是仁慈,若是連是非都不分,那將來必定就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昏君了。

可如今周秦觀雖是下獄了,要如何處置卻也成了難題,他雖然將二皇子與三皇子給圍了,但這兩個也是他親兒子,平時除了小心思多點,也沒釀出大禍,他總不能將這兩人給殺了。

那就不能徹底給周秦觀除了,若不然太子身後勢力大減,便是他無心廢太子,朝臣們也會有想法,反而再次助長老二與老三的野心。

好在這周秦觀此時雖帶兵入城,卻是為太子而謀,本人並無謀反之心,要不然景熙帝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留下他的。

景熙帝當時昏迷不醒,朝臣人人都當是要不好了,偏生後來又遲遲沒有動靜,實際上是景熙帝用了青黴素早就好了,卻壓下了消息。但是周秦觀並不知曉,便以為景熙帝怕是已經沒了,而二皇子與三皇子等人瞞下了消息,故而想要帶兵入城助太子登基。

等在宮城裏見了安然無恙的景熙帝,周秦觀便知道自己失算了,卻沒有再負隅抵抗,而是乖乖地束手就擒,這也是景熙帝火氣不大的原因,本就是在他算計之中的事情,又沒有造成太多的流血傷亡,順便還有了可以處置周秦觀的由頭。

但是如何處置如今卻也成了難題,這番喊了顧成禮過來,除了對他進行褒獎外,為的就是要解決周秦觀之事。

景熙帝原本就忌憚周秦觀的戰功,如今有了由頭來處罰他,自然是不會再給周秦觀領軍的機會,而思來想去,景熙帝覺得正好可以將顧成禮先前提出的對付異軍之策交給周秦觀,若是辦的好,還能將功贖罪。

但這具體的章程景熙帝還是指望顧成禮來奪定,如此才能安心。

顧成禮聽聞景熙帝所說,明白了他這番的任務了,心下卻是有些高興。

不管是從草原上買羊毛,還是將烈酒之方傳入到草原部落上,都不是太難的事情,卻能造福人民。

至於這擬定章程也並非是多難的事情,顧成禮隻要將羊毛紡線、毛線織衣和釀酒的方法詳細寫出來,底下自然有人能辦得妥帖細致,大周可不缺能人。

而顧成禮後來也見了周秦觀,那個原本傲慢不可一世的將軍在地牢關押了一段時間後,沉默寡言了不少,精神頭瞧著也差了些,眼下青黑胡子拉碴的,見著顧成禮也沒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