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與俠——《俠盜楚留香》劄記
最初迷上武俠小說,是被驚心動魄的格鬥看得眼花繚亂。後來看得多了,才知武俠小說有高低之分,而俠客的高低之分,就在於有一個“武”與“俠”的問題。
武林高手輩出,一個勝過一個,如若單論武藝,高手之間似乎很難分出高低。
有的輕功卓絕,來去無影;有的善使暗器,猶如千手如來;有的是用毒藥的老祖宗,施毒難救;還有的是天生神力,力大無窮。但讀者心目中崇拜的俠客,恐怕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個天下第一流武林高手,更因為他是一個俠義之士。
就拿《俠盜楚留香》來說,這部書是係列武俠小說,包括《鐵血傳奇》、《蝙蝠傳奇》、《桃花傳奇》、《新月傳奇》。這幾部武俠小說中,比楚留香武藝更高的強者恐怕不是沒有,但讀者依舊喜歡和崇拜楚留香。因為楚留香這個人成了一種正義的象征,他見義勇為,拔刀相助,扶弱濟貧,懲惡鋤奸,都是一種“俠”
的行為。“武”與“俠”相結合,才能成為讀者心目中的大英雄。
楚留香這個人一出場,就很有光彩。他以特有的機智,聲東擊西,盜走了豪富公子金伴花的玉美人,但他的偷盜,並不叫人反感,因為他的對手並不是好人。
後來他與南宮靈對壘,與無花鬥智,與石觀音、陰姬交手,同樣不是為名利所惑,而是要揭開武林中的凶案之謎,或讓偽裝成正人君子的凶手現出原形,或與惡勢力對壘挑戰。他飄洋過海也罷,出入大沙漠也罷,捉拿“畫眉鳥”也罷,看來似乎是喜歡多管閑事,其實則顯示了這位“風liu盜帥”光明磊落的品格,敢於向命運抗爭的英雄本色。
我們不妨這樣認為,一個真正的俠客,品格第一,富有應變能力第二,第三才論到他的武藝。楚留香的輕功與武藝都是為他的人生宗旨服務的。他本來與無花是好朋友,但他一旦發現了無花是一個濫殺無辜的凶手,他就毫不猶豫與無花鬥爭到底。他明明知道無花是第一流的武林高手,自己未必能取勝,但為了人間不平,為了替無辜者伸冤,毅然置自己生命於度外,這便是一代俠客的俠義之風。
正因為如此,楚留香每一次與人交手,讀者總希望他贏;楚留香每一次曆經險境,讀者都為他捏一把汗。讀者心目中的楚留香,不是一個孤立的人,而是正義的化身。
楚留香是如此,陸小鳳是如此,“小李飛刀”李尋歡也是如此。他們並不是武林中最強的高手,卻是讀者心目中的大英雄。
古龍的武俠小說,屬於新派武俠小說。所謂“新派”,我以為不僅僅是構思布局新與語言形式新,而且他筆下的俠客形象,也區別於舊派俠義公案小說中的俠客。使古代俠義小說和公案小說合而為一,出現了被稱作“俠義公案小說”的新流派,代表作是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成書的《施公案》。但《施公案》中的黃天霸,雖然號稱俠客,其實卻是背叛綠林的官府幫凶,他隻有武藝,卻沒有俠義之行。在《施公案》的影響下,又出現了《三俠五義》、《小五義》、《七劍十三俠》、《彭公案》等。《三俠五義》最具影響,書中“三俠”之一的展昭,號稱“南俠”,但這位“南俠”卻因為皇帝讚了他一聲“禦貓”,就拜倒在皇帝膝下,甘心去當奴才。因此,不管黃天霸、展昭之流武功如何了得,我本人並不欣賞他們。這類舊俠客的形象一直到金庸武俠小說的崛起,才出現了本質上的轉變。金庸、古龍筆下的俠客,已經有了獨立的人格,他們追求的不是在封建統治下當馴民與工具,而是視富貴利祿為浮雲,為弱者打抱不平。這些俠客的追求,用古龍本人的話說,就是追求人間多一點光明,人類多一點人性。這種境界自然是黃天霸、展昭之流所望塵莫及的。
“武”與“俠”,確是區分一個真正的俠客的標準;也是我們認識一個人的人品與才能的唯一標準。
風liu盜帥——《俠盜楚留香》劄記之二
楚留香與陸小鳳,屬於同一種類型的人物,但我在感情上,更喜歡楚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