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慘案(一)(1 / 3)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各地燒殺淫掠,為非作歹,推行了極其殘酷的殖民統治。平頂山慘案就是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罪惡曆史上采取三光政策的產物。它以如山的鐵證,控訴著日本侵略者的野蠻獸行。

當年的平頂山位於撫順市區南部、西露天礦的東南部,距市區約有4公裏。這裏原是一座小土山,因為容易挖掘,就在那裏取土來充填礦井,日久,小土山被挖平,變成一塊荒地。後來,由於西露天礦向東延伸,楊柏堡和腰截子這兩個村鎮的一部分礦工住宅即將拆除,平頂山這塊荒地就被利用起來,許多貧苦礦工來此搭蓋簡易房屋,定居下來,形成一個村莊。因為這個村莊原是小土山被挖平後形成,於是就有了“平頂山”的村名。平頂山村有800多間房屋,500多戶人家,約3000多人口,居民大多是礦工。村子以南北方向延伸的一條大街為中心,有鍾表鋪、當鋪、飯店等各種店鋪十幾家,是一個比較繁華熱鬧的郊區村落。1932年9月16日,駐撫順的日軍守備隊、憲兵隊,以及礦防備隊和警察署,把平頂山3000多無辜的村民集中起來,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轉瞬間熱鬧的平頂山村從地球上消失了,有血有肉的3000多和平村民在日軍的屠殺下魂飛雲霄,變成了堆堆屍骨,把痛苦鐫刻在人間。

一平頂山慘案發生的背景

日軍屠殺平頂山居民的主要借口,是為了報複抗日義勇軍對撫順的進攻。

1932年,東北抗日義勇軍迅猛發展,義勇軍的活動遍布於東北各地。這一時期,戰鬥在遼東地區的抗日義勇軍主力為唐聚伍領導的遼寧民眾自衛軍。1932年5月,唐聚五部攻占了通化,並於8月成立了遼寧省臨時政府,自衛軍擴編為37路,6個方麵軍,近10萬兵力,控製著遼東地區桓仁、寬甸、本溪、新賓、柳河、海龍等20餘縣的廣大鄉鎮和部分縣城。其中活躍在撫順、新賓一帶的李春潤部第1方麵軍,是遼寧民眾自衛軍的主力之一,總兵力萬餘人。

1932年8月,唐聚五在通化主持召集軍事會議,決定在九一八事變一周年之際,以遼寧東部日軍占領的各大中城鎮為主要目標,向敵人發起全線進攻。義勇軍選擇這段時間開展對攻擊,目的在於向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一次大示威,表示中國人民不甘心當亡國奴的決心。會後,李春潤按照自衛軍總部的統一部署,派其主力分兵出擊清源、南雜木、營盤、千金寨(撫順)等地,向日偽軍展開大反擊。到8月末,撫順市郊大部已被義勇軍控製。8月31日,偽撫順縣公安大隊長李海峰和副大隊長邢龍九帶兵嘩變起義。他們挾持日本軍官貴田和鳥飼投入李春潤部抗日自衛軍。後來貴田行至半路逃脫,鳥飼被處決。這件事給駐撫順日軍以不小的打擊,更使其高度緊張。

當時駐撫順的日偽首腦機關及主要頭目有: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的第二中隊,隊長川上精一;撫順憲兵分遣隊,隊長小川一郎;日本警察署,署長前田信二;偽撫順縣日本參事官山下滿男、原田慶幸;偽撫順縣日本指導官立田寅太;撫順炭礦次長(撫順煤礦副礦長)久保孚;偽滿撫順縣縣長夏宜;偽滿警務局局長佟世勳等。為防止抗日義勇軍的進攻,日偽當局作了多方麵的準備。9月初,日軍得到抗日義勇軍將要進攻撫順的情報,守備隊派出佐藤軍曹等13人騎兵偵察隊赴郊區偵察。9月8日上午,在距撫順東四公裏的大東洲村,佐藤偵察隊遭到義勇軍的襲擊,日軍戰死1人,傷8人,佐藤軍曹受傷後逃到孟家溝被擊斃。10日,惱羞成怒的守備隊長川上精一率隊到大東洲村,進行了所謂“以悲壯的精神討伐匪賊”的作戰。結果,全村四百多間房屋被燒掉,沒來得及逃走的幾名村民被殺。這是在平頂山慘———————————————

﹡文中引用資料未注明出處者均存撫順市博物館。

案發生之前,川上“以悲壯的精神”進行的“複仇作戰”,作戰對象是沒有抵抗能力的村民以及四百多間房屋。

9月13日,李春潤部義勇軍攻擊撫順的主力部隊第11路軍,在司令梁希夫率領下,已經抵達撫順市東郊搭連一帶,兵力約有兩千多人。該部以大刀會為主體,主要武器是長矛、大刀。他們的作戰計劃是四路圍攻,分進合擊。時間定在9月15日即農曆8月15日的晚上。自衛軍沒有到達撫順市郊之前,就已傳出要打千金寨的消息,因而駐守撫順的日偽軍已進入了高度的戒備狀態。憲兵隊給市郊上下班的通勤工人發放通行證,嚴格檢查進入市區和炭礦的過往行人;炭礦方麵也出動了由退役軍人組成的防備隊;警察也投入了緊急警戒。與此同時,日偽當局還加緊了對市郊各村的情報工作。據當時的漢奸翻譯於慶級供述:在抗日義勇軍進攻撫順之前,9月12日和9月14日,守備隊長川上精一召開了兩次各機關長會議,部署了治安防禦措施及情報工作。在9月14日的會議上,日本警察署長曾提出,市區東南部栗家溝、平頂山等幾個村子離礦區最近,很有可能成為大刀隊的隱藏地,要求解決這幾個村莊。

盡管駐撫順的日偽軍已進入高度警備的狀態,1932年9月15日夜,被日本方麵稱之為“撫順襲擊事件”的抗日義勇軍的進攻行動,仍然在夜幕下開始了。是日深夜,明月高照,第11路軍司令梁希夫根據原定作戰計劃,率領大刀隊組成的南路突擊隊途經千金堡、平頂山,從東南方向的千金堡向撫順市區蜂擁而上,“衝啊!”“殺啊!”喊聲震天。因為村民們對大刀隊打日本的行動不甚了解,所以絕大部分人都躲了起來。大刀隊經過平頂山村,來到相鄰的栗家溝村,燒了日本人和大把頭鄭輔臣合資開辦的賣店,然後撲向腰截子的日本街。當時在腰截子的日本街上住有日本人約300餘人,他們看見栗家溝的日本人賣店著火,知道大刀隊來了,炭礦防備隊與自衛團便把他們疏散到距住宅區200米的礦洞裏隱蔽。

大刀隊在腰截子撲空以後,轉向楊柏堡猛襲,縱火焚燒了日本人經營的木器廠和俱樂部。撫順炭礦楊柏堡采炭所所長渡邊寬一看見大火熊熊,一片喧鬧,便急速乘車趕到現場,被大刀隊擊斃(一說被日軍流彈擊斃)。大刀隊繼續向北進攻東鄉坑采炭所,遭到聞訊趕來的守備隊和防備隊的阻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大刀隊雖有很多死傷,但仍不顧一切地向楊柏堡大鐵橋方向突擊,與日軍展開肉搏戰,終於殺開一條血路撤至東崗,但又遭到日軍守備隊的炮擊。這時,梁希夫鑒於進攻部隊與後援部隊失去了聯絡,於是命令撤退。在撤退途中,大刀隊又燒毀了老虎台附近的煤油店、汽油庫、無線電台等煤礦設施,然後從新屯等處撤出市區。

在這次攻打撫順的戰鬥中,義勇軍采取了火攻戰術,燒毀了老虎台、東崗坑的運煤棧橋和工廠、住宅區、東鄉采炭事務所、東鄉本坑、南坑、東崗采炭所等地。日本方麵死亡5人,負傷7人。經濟損失根據撫順煤礦1932年的《作業年報》記載,煤炭減產計45100噸(不包括楊柏堡礦停產15天的產量),礦產設備損失價值約218125元。義勇軍方麵,根據《撫順新報》9月16日號外的報道,死亡50餘人,被俘3人。這次抗日義勇軍攻打撫順之戰,雖然沒有達到消滅日偽軍的預期效果,但一支以農民為主的抗日武裝,聲勢浩大地攻擊了日偽軍防守嚴密的撫順煤礦,給日偽一次嚴重警告和沉重打擊,反映了中國人民堅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決心和意誌。他們為了祖國的生存和自由而英勇犧牲的精神,在中華民族抗日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駐撫順日軍當局遭到抗日義勇軍的襲擊之後,極度恐慌。作為駐撫順日軍的最高指揮官的守備隊長川上精一,苦於向上級彙報損失慘重的實況,更急於向中國人民進行瘋狂的報複,在無力反擊抗日義勇軍的情況下,便選擇了以平頂山村為首的村民作為報複屠殺對象。

根據已掌握的有關資料,日軍選擇平頂山等村被作為屠殺對象並不是偶然的。據漢奸翻譯於慶級供述:“1932年9月初,各地分局紛紛遭到襲擊,電話被截斷,撫順縣的所謂治安陷於癱瘓”,“據情報組的人員反映,栗家溝一帶老鄉不愛告訴情報,對形跡可疑的人,問老鄉也不愛告訴或不告訴真話,因此對栗家溝的幾個村屯就產生了憎惡思想。”(注:於慶級供述資料,複印件存撫順市博物館。)這種憎惡思想是敵偽的共同認識,在發生義勇軍攻打撫順之後,這種共同認識便演變成對百姓進行報複的動機。但是,在具體如何處置的問題上,日偽的意見又是不一致的。代表偽縣政府方麵的意見是“對村子裏與大刀隊有聯係的主要人物有必要處分”,而憲兵隊長小川則認為“那太便宜他們了”,顯然,偽縣政府的處分辦法遠不符合小川的想法。9月16日晨,進攻撫順的戰鬥結束後,日軍在栗家溝、平頂山村發現了許多義勇軍的遺體和傷員,栗家溝賣店的白麵也被扛走,並且,前夜義勇軍途徑平頂山村,平頂山村民沒有一人向附近的日本人派出所報告,這一切使日軍首腦進一步確定平頂山等村民“通匪”,於是,川上、小川等針對栗家溝、平頂山村的屠殺目標在16日晨最後形成。

日軍采取屠殺的目的是企圖通過對平頂山等村的血醒鎮壓,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其次,徹底燒毀平頂山村,不僅能夠消除義勇軍的市郊據點,防範義勇軍的再度襲擊,同時為下一步開展市郊的“並村”工作鋪平道路。第三,為被義勇軍打死,打傷的日本人報仇。

川上等決策人物確定大屠殺的罪惡計劃之後,就緊張地進行了具體部署。首先,於9月16日的早晨,秘密召開了對平頂山實施屠殺的兩次決策會議。有關兩次決定屠殺的會議,根據漢奸翻譯偽撫順縣政府外事秘書於慶級1956年的供詞:第一次屠殺策劃會議的時間是9月16日晨6時許。會議地點是憲兵隊長小川的辦公室。參加人員有守備隊長川上精一,憲兵分遣隊長小川一郎,撫順縣公署代參事官山下滿男,撫順縣公署外事秘書兼縣長翻譯於慶級等4人。在小川辦公室,川上表現得憤怒暴躁,小川表現得冷淡,山下有些不安,都沒有說什麼寒暄的話。川上首先發言說:“昨夜大刀隊進攻撫順礦區是由栗家溝等屯子。據派出所(附屬地靠近栗家溝)反映,大刀隊進入該村屯之前村民們知道,但沒通知該派出所,所以日軍受到很大損失,以此可以確定村民通匪。現在核計一下處理這個屯子的問題。”山下問:“怎麼處理呢?”川上說:“徹底燒光、殺光。你們(看著山下和我)有什麼意見?”我當時看見山下沒發言。(過一會兒)山下說:“我們沒有別的意見,不過那樣做是否有些過火?”川上強調說:“(特別嚴肅)這是應該的。”又問我說:“你有什麼意見?”當時我發覺過去我要處理這幾個村子的辦法同川上的意見完全不同,知道事情糟了,但又不敢說什麼,看到山下提出不同意見,川上滿不在乎,於是我戰栗地說:“我沒啥意見。”川上說:“既然都沒什麼意見,我們決定這樣辦(表現得凶狠和堅決)。由現在開始把村子看起來,不要讓他們跑掉了。在八時半前後開一次機關首長會議,征求意見,通過後立即執行。地點為栗家溝,燒光、殺光,由守備隊、憲兵隊執行。集合方法是告訴他們,守備隊給他們講話,把他們全部誘導到現場。”(注:於慶級供述資料。)這場大屠殺就這樣確定下來了。

第一次會後,川上和小川已抓緊部署了大屠殺的準備工作。他們一邊召集8時半的首腦人物會議,一邊早派出守備隊人去偵察地形,選擇屠殺現場,以及其他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善後處理工作等。並派出炭礦的防備隊在暗中包圍了栗家溝、平頂山村,使村民隻許進不許出。幸存者吳長慶證明:“這一夜(15日)我沒敢在炕上睡覺,在地上蹲了一夜。天亮時,我出去大便,看見山上草叢裏有日本軍人,全副武裝,在草叢裏藏著。有時站起來,往堡子裏看,又蹲下了。這個時間大約在早上六時至七時之間。”韓樹林證詞:“我哥哥有個朋友在大官橋,父親讓我哥哥去看朋友,結果沒去成,我哥哥對父親說:(村子被)把上了,讓進來,不讓出去啊。”(注:吳長慶證詞,1973年7月31日;韓樹林證詞,1972年9月2日。)

緊接著,川上、小川等召開了第二次屠殺策劃會議,時間是9月16日上午8時30分,地點為炭礦會議室。參加人員有守備隊長川上精一,憲兵分遣隊長小川一郎,煤礦次長久保孚,日本警察署長前田信二,縣代參事官山下滿男,縣副參事官園田慶幸,土地係主任高久肇,庶務課長宮澤惟重,憲兵鐮田光次,縣警務局翻譯趙翻譯,縣長夏宜,縣外事秘書於慶級等人。

據於慶級講:“在八點半鍾,由守備隊掛來電話,告訴夏宜到煤礦會議室開會。夏宜告訴我一起去。會議由川上主持。他首先以惱怒凶惡的麵孔指責各機關情報不及時,不準確,大罵一氣。之後他說:‘這次被襲擊,大刀隊是經由平頂山、栗家溝、千金堡等屯,而這三個屯在事前就知道,但沒能把大刀隊進攻的消息報告給派出所,因此,使煤礦和日本人受到很大損失,這幾個村子必須受到處分,處分的方法就是殺光、燒光,不然,今後的治安是無法維持的。’與會人員麵麵相覷。煤礦次長久保孚說:‘不應殺光、燒光,而應找村子裏通匪的主要人物進行處分。’這時小川激動地說:‘我同意川上的意見。’日本警察署長沒有表示什麼意見,但並未驚慌。煤礦庶務科長及土地係主任感到有些突然,但沒發言。川上問滿洲方麵有沒有意見,大家都看著夏宜,他卡巴卡巴眼睛,很不安地說:‘我沒啥意見。’最後川上說:‘我是守備隊長,負有這個地區的治安責任,所以,我決定這樣做。以後有什麼事,我負責任。如果誰不同意,今後發生什麼事,誰就要負責任。’會場上再也沒有發言的。川上說:‘都沒有意見,就這樣辦。’在屠殺前的機關長會議散會向外走的時候,川上仍麵帶怒容地把我拉住說:‘坐我的車一起走。’我很勉強地坐在助手的席位上。後邊坐的有川上和小川,在車上誰都沒說話。”(注:於慶級供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