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是必要的。

寢舍旁邊有個拱門,過去走一小段路就是食堂,食堂的飯票可以用錢買,也可以用糧食兌換,有不少人用驢車拉了穀物來,正在過秤。

律學生的月錢還沒發,本來魏停雲也需要拉糧食來湊活一個月的,但因為有梁若瓊給的錢,所以就不用了。

收拾好了床鋪,兩個人就去找各自的教舍參觀一下。

魏停雲幾經考量,最終決定入讀的是律學。

一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二來,有皇帝大BOSS提倡,可以吃一波科舉紅利,他在經賦上不算差,但比他還優秀的魏觀林都折戟縣試兩次了;

三來,穿越一遭,他有了一番治世理想,眼下的大昭相比於人才濟濟的孔孟聖賢之學,很明顯古代律法和配套製度更有待進一步推廣普及和完善!

律學的教舍是三間叫做“明慎堂”的地方,另外一間是單獨的小門,大概是夫子和助教辦公的地方。

算學則有兩間教室,一個叫“五經閣”、一個叫“九章閣”,應當是摘取了算學名著《五經算術》和《九章算術》的名字。

梁登庫攬住魏停雲的肩:“走,姐夫,咱出去下館子,哥我請客。”

魏停雲:嗬嗬,他到底還是這樣論了。

第16章 買書與存錢

兩人在西市路口找了一家食肆,這家做的魚頭豆腐湯和蘿卜排骨煲簡直一絕,魏停雲隻湯就喝了三碗,開學前的大餐吃的心滿意足,再加上一隻風幹雞和一個素菜,花了近二百文,魏停雲堅持要AA,但梁登庫不讓。

吃完飯,兩個人就要去買書了,縣學是不統一購書發書的,需要生員自己去買,各科需要的書目,都貼在了教舍門口的。

大昭的書價格算是貴的,本學期律學書籍,除了本朝《大昭律》,朝廷頒布的令、格、式的編纂合集,還要求備有律史籍——《法經》、《九章律》、《泰始律》、《唐律疏議》、《宋刑統》、《疑獄籍》等。

隻一本厚厚的《大昭律》就需要三百文錢,其他書籍也不遑多讓。

這可是一筆大花銷,好在魏停雲有萬界圖書館係統,剛才吃飯的時候,他查看係統,發現係統已然自動轉換了推介書籍,第一排全是大昭版本的律學書籍。

實體借閱一本,每月隻需要1積分,而通讀完一本,每本書依然回饋積分,比如《法經》,回饋60積分,而一本《大昭律》則有500積分。

魏停雲奇怪,照這個換算方法,為什麼自己之前讀了那麼書,總共才八百多積分?

【圖圖:親愛的宿主,日前經過係統檢測,您的積分係數計算錯誤,目前已修正Bug】

魏停雲趕緊查看後台積分,看到之前的八百多積分,果然變成了四千多分,開心的想原地轉圈。

【係統公告:經廣大宿主強烈要求,係統對積分兌換功能,進行了大升級,添加了分類、檢索等實用功能】

終於不用再一頁頁翻麵了。

梁登庫要去買算學書籍,魏停雲隻能特地和他分開,借口說律學書籍不好尋,要多看幾家。

他都想從圖書館把梁登庫的書也搞全,幫梁家省錢,雖然梁家並不缺這個錢。

但想想圓謊太麻煩,還是算了。

兩人約好買完書,在寶豐隆錢莊會合。

身上帶的銅錢,放在寢舍是絕對不安全的,但那麼重,也不可能每天帶上身上,所以需要存到錢莊。

不管是銅錢還是銀錢,這些貴金屬都是有一定重量,古代交通又不發達,尤其是對於行商的人來說,長途兩地動不動就需要十幾天、上月,所以錢莊、銀號就應運而生了。

但存到裏麵,是沒有利息的,反而還要交保管費,異地取款也要加錢,跨行是不能跨行的,畢竟同行是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