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依然覺得累,畢竟考試是真的燒腦。
魏停雲打算先睡個午覺,起來再吃飯、複習,繼續備考明天的經義考試。
第31章 經義與愛意
連著考了兩天詩賦、公文,體力和腦力即將進入慣性疲憊。
十八日一早,魏停雲再次坐到格子間裏,不斷暗示自己要打起精神,為此他早晨從係統兌換了一包咖啡,衝了一壺。
今天要考經義。
大昭經義公共課,考四書五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左氏傳》。
題目由填空題——帖經;簡答題——墨義;論述題——策問等……
帖經有四十道題,墨義有七道題,策問有三道。
帖經是純考記憶力,如第一題出自《中庸》。
題目:——————,禘嚐之義,————————。
魏停雲在橫線處補齊寫入:明乎郊社之禮,禘嚐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這些題對於認真背書的學子來說基本就是送分題。
魏停雲從小就背四書五經,平日裏又經常在萬界圖書館係統做模擬題,所以做起來也是的得心應手。
墨義則是回答義理,首先要回答題幹出自哪本書經的哪一篇,而後再把背誦的名家注疏答上,就行了,也是側重於考記憶力;
當然如果沒背或沒記住名家注疏,也可以試著自己做解,隻是等級不會很優。
策問則屬於論述題,相比於公共課最後一科的策論而言,是同題型,不過算是預熱和迷你型的。
是從經義中摘除的句子和段落,聯合實務、治國□□,加以解析。
策問在經義卷裏字數要求最多的題型,每題最少要在一百五十字以上,以二三百字為佳。
所以經義考試題量是不小的,帖經要快速完成,為墨義尤其是策問留出足夠的時間……
中午的時候,頭頂上忽然轟隆隆起來。
都說春雨貴如油,中原總是春旱,但今年雨水卻大。
巡場的人員,緊急喊——讓考生們,把書桌往裏麵搬,千萬不要讓雨水打濕了試卷。
魏停雲也趕緊停筆,抱著小桌子往格子間裏麵去,索性搬到了床鋪邊,坐在床鋪上,趴在桌子上繼續寫……
緊趕慢趕,總算在交卷時間截止前,寫完了。
格子間裏沒有鏡子,魏停雲覺得此刻自己的小臉一定紅撲撲的,因為他覺得全身都著急的燥熱。
做過無數次,該交卷了還沒寫完的噩夢,今天差點成真。
外麵雨越下越大,早晨來得時候根本沒帶傘,但貢院不讓逗留,所以貢院魚貫而出用袖口遮著頭跑出來的考生。
貢院門口,則站滿了來接考生的油紙傘,魏停雲覺得這一幕多熟悉,和後世下雨天來接孩子的父母親人一模一樣。
魏停雲看了看好像沒看到魏家人來接她,索性一咬牙衝進了雨簾中,卻有人拉住了他的手腕,頭頂上也多了一把傘。
魏停雲回頭,梁若瓊穿一身淺褐色素衣,被油紙傘邊緣滴落的雨水,打濕了的額前發梢,還滴著水珠。
魏停雲覺得滿腹的經綸都無法形容,此刻心中隻有‘她可真好看啊’循環飄過。
梁登庫經常說自家姐姐是登上了青陽府四大美人榜的,是青陽府數以萬計的年輕學子們評的,十分有代表性。
魏停雲覺得他瞎說的吧,又沒照片又沒視頻的怎麼評。
“真的,畫像評比!”
梁登庫信誓旦旦,還說自己在青陽府的書鋪還見過四大美人圖呢,畫的很像,但還是沒真人好看。
魏停雲說:如果沒有得到授權,那可是侵犯了肖像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