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誰?”國務卿問。
瘟疫醫生打扮的年輕人微微低頭,頓了頓,火星才拚成了新的文字。
[他們來自舊日法庭。]他寫,[那是我們之中孕育出的惡之花。]
……
布魯德海文。
熊熊火光在布魯德海文的最高建築頂燃起,將這棟建築變成了一支巨大的火炬,大火照亮了半壁天空,殘陽下的天穹被映得如血通紅。
不同於其他城市,血腥瑪麗花了一下午收服了布魯德海文的大小幫派,而收服的過程中難免有犧牲,現在那些人的屍體都被她擺在了樓頂。
紅雨衣的小姑娘點起篝火,樓頂的屍體一具具漂浮起來,被她投入火中,為火炬提供燃料,火光將她的紐扣眼楮映得晶亮,仿佛黑玉。
她的笑聲如同銀鈴,在布魯德海文的天空中回蕩。
“承載舊日榮光的法庭已經崩塌,現在開始將是我們的時代!”
作者有話要說︰
修改了一些細節。
各個城市的事件都是瞎寫的,請勿代入現實。
最近的章節讓我發現了,其實我就是個大齡中二病……裝逼真的太有意思了!
044
一場盛大的演出背後, 詳細的事前準備、優秀的幕後團隊、精準的宣發時機,每一樣都不可或缺。
拉萊耶熟知這些要點,所以這些天來,她一直在為這次演出忙碌。
她先是從舊日法庭的成員裏仔細挑選, 挑選出符合標準的城市,隨後耗費大量時間在各個城市收集信息,決定需要什麼樣的效果, 確定關鍵人員的行程表, 接下去是去現場勘查, 在內心反復排練,確保能夠在極短時間裏迅速結束自己的戲份……
因為這是一場演出,每一幕都是拉萊耶親自安排的,如果全部交給城市意誌表示這就是一場狂歡, 很難說他們會幹出什麼事來, 所以拉萊耶先進行了挑選, 詢問每個城市想要做的事,選出劇本足夠有沖擊力又能夠讓人類意識到威脅的那些, 最終確定了出場演員名單。
倫敦就是因為不符合標準被篩下去的, 更準確的說,是因為倫敦的情況和巴黎類似, 都出現了“黑幫打算在城市各處發動爆炸襲擊製造傷亡以此來逃脫政府關注”的事件, 而不知為何,雖然是樂隊的主唱,倫敦無意跳出來告訴他身上的人類他熱愛混亂, 很樂於一邊當著主唱一邊打打橋牌,還能在人類那邊裝個溫和派。
這不太符合拉萊耶建立舊日法庭的初衷,按照布魯德海文的想法,舊日法庭代表著推翻舊日的規則,在法庭的廢墟上狂歡。不過拉萊耶想了想,感覺倫敦這樣做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倫敦的理解裏舊日法庭就是個現代樂團,自然是什麼風格都能容納,大家加入是因為興趣,而不是因為是否願意和人類合作。
總之,這個老賭棍主動表示他不參與演出,將名額讓給了樂團成員巴黎。
比起倫敦,巴黎的情況還要更復雜一點,不光有試圖陷害無辜市民的黑幫,還有真正想要製造爆炸襲擊的暴.民,而巴黎本城對他們一視同仁,打算一起在演出時解決掉,拉萊耶自然沒什麼意見。
在演出之前,拉萊耶找了個機會,先處理完倫敦的那群黑幫,化解了倫敦的危機,因為動靜不大,估計不會有人把這場騷亂和日後的演出聯係起來。
“既然這樣,我就是舊日法庭在緘默議會的臥底了。”倫敦幽默地說。
拉萊耶︰“……”哦,我臥底我自己。
以後是不是還有我反水我自己啊。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零零碎碎的細節,比如拉萊耶需要記住每個馬甲的聲音、簽名、留下的音符,這時候她隻能慶幸自己擁有記憶宮殿,否則要是在演出細節上出了錯,以這場演出的張揚程度,被抓包的概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和布魯德海文同調的那次,拉萊耶在登入血腥瑪麗時沒有保持沉默,而是和夜翼進行了對話,那次她沒有多想,事後想起,拉萊耶才發現自己的行為和瘟疫醫生對復仇者的解釋產生了沖突。
她和復仇者的解釋是人類無法聽到城市意誌的聲音,然而不能被聽見的是城市意誌的聲音,不是拉萊耶這個代行者的,當著夜翼的麵,血腥瑪麗一張小嘴blahblah得可起勁,怎麼看都不存在“聽不到”的說法,一旦夜翼和復仇者對了口供,這又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拉萊耶打算今後找個時間和復仇者更新一下詞條,她不是算無遺策的神,出錯很正常,不過事情脫離控製並不會讓她失態,每次拉萊耶都會給自己留查漏補缺的接口,所以就算事後發現問題,她也基本能夠圓謊。
所幸那時候因為是和布魯德海文同調,拉萊耶的聲音、語氣、語言習慣全盤復製了布魯德海文本城,和她自己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拉萊耶一開始不說話是因為擔心自己說話會暴露自己的語言習慣,普通人可能不會察覺,但如果哪次音頻被錄下,交給專業機構進行分析,暴露的幾率太大了,再加上那時候她並沒有明確的計劃,不說話更能掌握主動權,所以拉萊耶才確立了緘默議會保持沉默的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