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隙點出一串漣漪。

如果迪克想的話,他很快就能找到條形碼離開,但是他現在更想完完整整經歷一遍紅杉鎮的劇情,一方麵是因為迪克比較擔心布魯德海文現在的心情,他很懷疑她現在已經在盤算著怎麼把他掛起來了,另一方麵就是,他也對這位阿比蓋爾產生了好奇。

在劇院門口的宣傳欄上,他又一次看到了阿比蓋爾,宣傳欄裏最醒目的海報就是她的芭蕾獨舞,隻是和報紙上不同,她的腦袋不知被誰塗黑,隻留下一片汙漬。

她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迪克想。

或許是規劃問題,劇院建造得格外逼仄,大大小小的舞台連在一起,路線復雜扭曲,如果劇院發生了什麼事,觀眾很難迅速逃生。

迪克先是大致檢查了一遍上下兩層,記下無法開啟的房間,接著返回大廳,重新仔細檢查每一層,尋找解謎道具。

往復幾次之後,他敏銳地注意到劇院似乎有些變化。

每次他上樓下樓之後,四周的布局都會發生細微的改變,或者是花瓶移位,或者是抽屜被拉開,演員的道具撒了一地,地毯上也出現了仿佛水漬的深色痕跡。

留聲機裏的歌聲不知何時停了,隻剩下沙沙聲,四周寂靜得能夠聽到牆壁開裂的細響,空氣濕漉漉的,似乎能滴下水。

“噠,噠,噠。”

一片沙啞的死寂裏,樓上響起了清脆的彈珠落地聲。

迪克回過頭,身後的走廊上多出了一扇門。

這扇突然出現的門靜靜地佇立在走廊盡頭,門上掛著“阿比蓋爾”的名牌,門框上方懸掛著彩燈,彩色燈光一閃一閃,顯得格外刺眼。

不止門,走廊上還出現了一張抵著牆的桌子,桌上擺放著一些亂七八糟的雜物,牆壁上的鏡子蒙了灰,迪克擦了把,依舊擦不掉灰塵,當他站在桌前時,鏡子裏模模糊糊倒影出一道人影。

桌上有幾份剪報和廣告,進入小鎮以來,迪克就看到了不少文件資料,也大致了解了地震前小鎮上的情形,他有種預感,這一切的答案就藏在他眼前的這幾份文件裏。

他緩緩撿起剪報,和自己之前收集到的信息相互聯係,漸漸拚湊出了紅杉鎮的過去。

1918年9月,當地的伐木隊在砍伐紅杉林時,從森林挖出了一件奇怪的東西,這件事上了紅杉鎮的報紙,配圖是一群伐木工將紅杉的木樁圍在中間,年輪中央擺著一頂透明的冠冕。

在森林裏挖出冠冕的消息在小鎮上傳開,小鎮上的知名人物,梅菲斯先生的小兒子買下了這頂冠冕,將它贈送給自己的心上人,夜鶯劇院的芭蕾舞演員阿比蓋爾,阿比蓋爾很喜歡這頂冠冕,戴著它進行了一場場演出,名氣也漸漸傳出了這個小鎮。

在她盡情舞動的這段時間,紅杉鎮上逐漸發生失蹤事件,最開始人們隻以為是個別事件,但隨著一位又一位居民失蹤,紅杉鎮的氣氛也漸漸變化,恐懼攫住了他們的心髒,尋人啟事雪花一樣灑落,居民組織了治安隊進入紅杉林尋找,可最終他們沒有帶回任何失蹤的居民。

無形的陰霾籠罩了紅杉鎮,老鼠和昆蟲開始逃離,小鎮附近的紅杉也開始枯死,嚴重影響了紅杉鎮居民的收入,伐木隊不得不前往紅杉林深處進行采伐,通常要在森林裏過夜,而他們的離開也讓小鎮白天越發疏落,更多的居民白天選擇閉門不出,惶恐的情緒像是瘟疫,在小鎮上蔓延,搭配一條條新聞,不斷發酵,最終演變成了一觸即發的隱患。

阿比蓋爾的失蹤,則成了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著名芭蕾舞演員在劇院裏消失,徹底引爆了人們的恐慌,大量居民開始打包行李,想要逃離紅杉鎮,而想要挽留他們的鎮長則被人們視為敵人,最終他在一場爭論裏莫名其妙從樓梯上摔下來,摔斷了脊椎,被妻子與兒子拋棄在醫院裏。

就在越來越多的居民決定離開時,地震襲擊了這座小鎮,倒塌的紅杉堵住了電車軌道,小鎮在一夜之間坍塌,沒有一個人逃離這裏。

所以整件事應該和阿比蓋爾,或者說那頂冠冕有關。迪克想。

閱讀完最後一份剪報,迪克身側的門板突然震動起來,似乎有什麼東西在門裏撞擊,在他抬起頭時,撞擊聲突然停了,寂靜重新降落在在走廊上。

根據地圖顯示,這間房間是阿比蓋爾的化妝間,也是阿比蓋爾消失前最後出現的地點。

迪克推開門走進房間,裏麵漆黑一片,他在牆壁上摩挲開關,按了幾下,房間裏依舊毫無動靜,他隻能拿出手機,借助手機的亮光照明。

手電筒的光照範圍在這裏十分有限,隻能照亮迪克附近的情形,看不出房間到底有多大,不過迪克很有經驗,沿著牆走了幾步,找到了阿比蓋爾的梳妝台。

梳妝台上堆滿了過期的化妝品,粉彩散落在桌麵上,抽屜沒有關緊,各種閃亮的飾品從縫隙裏溢出來,不難看出阿比蓋爾對於裝扮自己的喜愛。

迪克拿著手機晃了一圈,發現鏡子上似乎有些痕跡,他略一思忖,用牙齒咬住手機,一邊拿起過期的散粉,往鏡麵上撲了點,很快一行字跡從鏡子上顯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