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1 / 3)

蘇妙蘇大人。她屢破奇案,皇兄見微知著,心有溝壑,便破格錄用。焉知哥兒中未必沒有這樣的人才。若將哥兒一生都鎖於宅院內,未免太過可惜。望皇兄能斟酌一二。

為了讓皇兄同意他這等同於離經叛道的舉動,他頗為舍得臉皮,極盡討巧賣乖之能事。

季蘭承看完這折子後,直接就被氣笑了。

明知道自己弟弟這般伏低做小是為哪般,但看著好幾年都沒對他撒過嬌的弟弟難得有親近他的意願,心中雖澀,更多的是欣慰與釋然。

於是朱筆一揮——莫要一時興起,朕要見日後成果。

有了大昭帝的支持,季蘭殊這邊進展喜人,而得到風聲,捧著銀子找楚王爺的聰明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遠在京城的樊奕不負眾望,一舉考中頭名,成為江城府年紀最小的解元!

季蘭殊趁此時機,命人將樊奕乃哥兒之身的事宣揚出去。這消息一出,除了激勵了很大一部分哥兒對前途的向往,更是令諸多學子發奮讀書——他們總不能比不過一個哥兒吧?!

而遠在落霞鎮的樊家,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林氏手裏拿著兒子中舉的喜報,還沒從來得及高興,一抬眼,就像被人定住了一般,愣愣地盯著楚王爺懷裏長相酷似奕兒的小奶娃,久久失語。

季蘭殊抱著樊歆恭敬地向林氏行禮:“子硯見過夫人。”

林氏連忙側身避過,眼睛還愣愣的看著小樊歆,這孩子實在太像奕兒小時候的模樣了。那眉眼,那小嘴,簡直就是奕兒的翻版。一見到這孩子,她心中便湧起當初與夫君一同養育奕兒的時光,一時間隻覺得恍然。

她越看心裏便越是歡喜,心中不免想著這難道是……可奕兒這兩年出門遊學,來信並未提及他已有子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恍惚間,她就見小奶娃扭著小身子下地,噠噠地跑到她身前,一把抱住她的腿,奶聲奶氣的朝她喊了句:“祖母!”

聲音響亮,中氣十足。

林氏心裏一顫,有些手忙腳亂地將他抱起來,懷裏的小奶娃軟乎乎的,香香的,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的看著自己,讓林氏心裏瞬間就軟得一塌糊塗,下意識露出了慈祥的笑:“乖,乖,真是好孩子!”而回神後才疑惑又震驚的看向季蘭殊:“王爺,這……”

季蘭殊麵上浮現愧色,低聲將這兩年的事情娓娓道來,怕林氏擔心,他隱去了樊奕失蹤半年的那段,改成在莊子裏安心養胎,因擔心家中牽掛才不得不隱瞞。

末了一撩袍角,單膝跪下,“是子硯的不是,隱瞞了夫人。夫人請放心,子硯早已請旨,為奕兒請封王妃。奕兒誌不在內宅,子硯亦是如此想,隻要奕兒想做的事,子硯定不幹涉,更會支持他。”

林氏一手抱著初次見到的孫子,一手拿著兒子的喜報,對麵還跪著一個位高權重的王爺兒婿,慌得著實不知如何是好,急忙避過身,連聲道:“這可使不得、使不得!王爺快快請起!”請了他坐下喝茶。

她覺得今日之事,宛如做夢。

兒子出門幾年,考中了舉人不說,還是解元之名。在外遊學,把人家堂堂王爺拐到手,居然連孩子都這般大了!

這簡直……怕不是自己在發癔症吧?

忽然又想起最近傳的沸沸揚揚的傳聞,心中卻肯定了幾分。

她與夫君曾擔憂過奕兒長大後,哥兒的身份一旦泄漏,一輩子都將會毀了。而楚王爺以一己之力,給了哥兒一個出頭的機會,她心裏對王爺甚是感激。如今再看,王爺這樣做,她有些托大的暗忖:難道王爺此舉是為了奕兒?

若真是如此,她頓時複雜萬分。奕兒從小就有誌向,意誌堅定。若不是被她所累,想必早就功成名就。如今看來,奕兒依舊奔著心中所想,以自己所能去考功名。而她雖過了一段苦日子,但這幾年她在村子擔任教書先生,過得辛苦且充實,兒子已然長大成人,現下白白胖胖的孫子就在懷裏,她還有什麼可置喙的,想必夫君泉下有知,也同她一般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