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賜婚
昭開元一二一年,領國烏紇來犯。
烏紇兵強馬壯,來勢洶洶,大將軍顧白極臨危受命,率兵應敵。
轉眼兩國交戰已二年餘,大昭士兵在大將軍顧白極的帶領下越加的驍勇善戰,而烏紇國力難支,戰敗之局已定。
昭開元一二三年秋,烏紇得昭軍內部消息,準備拚死一戰,舉國之兵力,以大昭邊城七萬百姓為質,同時攻打昭軍營地,後將大昭五萬兵力困於白丘,兩軍僵持已有月餘。
昭軍營地。
“將軍!”屬下來報,“那烏紇大將陣前叫罵,今日已是第三次了。”
“不必理會。”顧白極說完,問後勤官,“軍中糧草還能堅持多久?”
“回將軍話,就算近月來已經縮減每日餐數,也隻能堅持半月左右了。”
後勤官說著,憂道,“將軍,京中再不送糧草來,咱們怕是……堅持不住了。”
“嗬。”坐在下首的則安禹冷笑,“斷糧已有三個月,要送早就送來了。”
顧白極沒說話——功高震主,天不亡他,但人要他亡。
馬革裹屍,或已成定局。
京城,皇帝寢宮前的人已跪了三日有餘。
“九王爺。”蕭公公走到他身邊,低聲勸道,“陛下這幾日正惱怒著,你還如此,這不是自己找罪受嗎?”
“蕭公公。”麵色蒼白的九王懇請道,“勞煩你再和父皇說一聲,我就一句話,說完之後,任憑處置。”
“唉!”蕭公公歎息一聲,到底還是進去通報了。
過了片刻,跪在石階前的人換了個位置,跪在了皇帝的案桌前。
高高在上的皇帝半闔著眼,手指無節奏的輕敲在案幾上:
“說吧!”
“父皇,兒臣懇請你,留顧白極一命。”
“阿九。”皇帝睜眼看著他,“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出口成禍,是要殺頭的。”
“父皇。”九王神色不變,繼續道,“就算大昭勝利之局已定,顧白極若死,難保他國不趁機牟利,國內連連征戰,短期內再耗不起一次戰爭了。而顧白極此戰成名,留他,不僅能威懾四方,也能讓烏紇降書下得更加幹脆。”
皇帝神色莫測的看著他,半響,方才道:
“是個理由,但是不夠。”
九王臉色越加的灰白,深深伏下頭,緩緩道:“兒臣……還有一計,能解父皇後顧之憂。”
京郊,班師回朝的馬車上,則安禹放下車簾,嗤笑道:“京城還真是一如既往的繁華錦繡,若非從邊疆一路行來,看盡沿途的民不聊生,還真以為他大昭的江山四海升平,內外如一。”
顧白極道:“安之,慎言,京城不比外麵。”
“沒辦法。”則安禹道,“拿命拚來的勝利,卻原來是自己人的手下留情,一想起來就覺得憋屈!”
他說著又想起戰場上最後一刻姍姍來遲的,對勝利起關鍵作用的援軍和糧草,眉頭深深皺起,“將軍,你說這皇帝究竟是什麼意思,不是想要咱們的命嗎,依然都做的那麼明顯了,怎麼最後居然還後悔了,難不成良心發現?”
則安禹說著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算了,與其等著那位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良心發現,他還不如相信對方是有了什麼更加陰損的計謀。
顧白極道:“有什麼計劃,回京一看便知。”
則安禹遠遠看著露出一角的宮殿飛簷,眼裏露出一絲厭惡,“這朝堂之上,宮牆之中,可真是個十足的嫌惡之地。”
顧白極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眸底卻漸漸幽深:
又是兩年過去,也不知那道宮牆之後的她如今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