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招工之名(求訂閱)(2 / 2)

楊小林已經在想辦法了,就像陳天華擔心的一樣,俄國人從楊小林這裏買東西純粹就是為了應急,也就是說,隻有他們自己的物資不夠,或者說從本土運來成本太高的時候,他們才會找楊小林購買。

這就注定了老毛子的生意不太好做了,軲轆山能銷售的隻有一些槍支炮彈這樣戰場上主要兵器的附屬品。指望這些東西拉動根據地的軍工業沒有什麼問題,保證遼東的百姓能活下去也沒有問題。

但是要想發展壯大,想讓遼西的百姓也活下去,憑這些就遠遠不夠了。楊小林知道,自己想渡過眼前的難關,必須賣主武器,就是那種能決定戰場勝負的武器。

他已經和老毛子談妥了一筆最新式的手榴彈的買賣,沒良心炮也成了俄國人和日本人最喜歡的武器。這東西的攻擊距離雖然短,可是正好可以彌補遠程火力和近距離廝殺的那一片真空地帶,老毛子和小日本都不傻,他們馬上看出這種武器的價值。

日本和俄國居然也開始生產這兩樣東西了,隻是他們的生產現狀還沒有形成規模,畢竟為一個新生的事物專門建立一條生產線是一件繁瑣的工作,所以現在楊小林的訂單還是有的。

就算日本和俄國人自己弄出來了,楊小林也不怕沒有生意,他已經開始改良麥德森輕機槍了,讓這種機槍更輕,性能更穩定,更方便攜帶。還有他的手榴彈技術,現在是領先世界的。

他喜歡在這些別人也都還沒有起步的東西上麵下工夫。

老毛子沒有答應承擔一部分修路工人的夥食,因為他們說自己也非常困難。這對楊小林來說是一個意外,不過東方不亮西方亮,日本人倒是從朝鮮給他送了一批過來。

小日本增加了輕機槍的訂購數量,而且他們的第一軍是孤軍作戰,物資補給非常的困難,從楊小林這裏得到補充已經是他們最合適的選擇。與其把那些子彈和炮彈成船的運到朝鮮,再從朝鮮運到黑木為楨的手裏,不如從楊小林的手裏購買來的劃算。

反正楊小林要的糧食可以從朝鮮人民的身上搜刮,小日本樂意做這樣的買賣。

隻是交通線還是要保持通暢的,首先楊打鬼現在沒有能夠支撐第一軍作戰的能力,就算他有,日本人也不放心把第一軍的命脈給壓在這個土匪的手裏。

小日本現在的策略很簡單,這邊他們自己送著,那邊從楊小林的手裏換著,換來一些他們就少送一些,不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楊打鬼的身上。

陳天華算了一下,那些從遼西招來的所謂的工人有三萬多人,這隻是第一批,以後還有。這第一批人來了之後,日本人從朝鮮弄的糧食也該來了,大家夥省著一點,一天吃兩頓,一頓幹的一頓稀的,攙和一些野菜在裏麵,熬上兩月沒有問題。

兩個月以後的事情他現在也不考慮,陳天華也在慢慢的成熟,現在他自己回頭看看當初來的時候自己為軲轆山擬定的三年發展計劃,他自己都覺得幼稚。

那計劃是那樣的不切實際,可是當初他們還真的以為這是最好的,還照著做了一段時間,包括老成一些的梁啟超的教育計劃也是這樣,而且還被楊小林拿出來做過範本。

現在如果再讓他們重新擬定一個計劃,陳天華絕對不會說我這個月要做什麼,下個月要做什麼。

變數太多,很多事情說了等於白說。做了也等於白做,兩個月之後根據地會是什麼樣的情況誰也說不清楚,戰爭還在進行,說不定因為什麼事情又要和日俄開戰,人口一減少,眼前的困難又要變化了。

所以他們現在隻考慮目前的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至於長遠的,有個目標,有個大體的規劃就行了。

楊小林站了起來,從身後拿出一副地圖在麵前的桌子上麵攤開:“星台你看,輝南,柳河,東豐,這三個地方都已經被日本人給毀了,如果重建三個縣城的話,耗費的物資太多,我打算再三個地方中間建立一個城市,以後作為我們的經濟和政治中心,以前這三個縣城修建成防禦性的工事,正好可以保護這個中心的安全。新來的這一批人,就全部放在這個新城裏麵去,你幫想一個名字吧。”

陳天華一邊啃著一塊菜餅,一邊走過來在楊小林手指點的地方看了一下:“就叫革命之城!”

楊小林瞪了他一眼:“載濤現在十萬人馬在錦州呆著呢,我這名字一出來,他馬上過來跟我玩命你信不信?”

(求各類票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