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國的經濟發展就是資本主義模式的話,這真有點冤枉楊小林了。雖然在大多數的經濟領域裏麵采用的都是西方的那一套,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領域裏,實行的卻是國有經濟的運行模式。
比如建立在山西的坦克基地,由三十多個大小工廠組成,這中間有一大半是國有的。因為坦克基地有很多技術是需要保密的,長在紅旗下的楊小林真的不太信得過那些商人唯利是圖的本性。再說了,他也接受不了如果自己想打仗,還要像外國人那樣去尋找軍火商的支撐,讓那些商人為國家製造武器。
另外楊小林還正在成立國有的,遍布全國各地的百貨公司。後來新中國就這樣做過,雖然最後的結局是被私營的超市給幹掉了,可是百貨公司的存在確實解決了一個時代的物品流通的問題。
楊小林也沒有想過自己的百貨公司能萬世長久,搞成中國的跨國企業。他的誕生就是一個過渡,一個在交通和信息並不發達的年代的過渡手段。盛懷宣說的,現在中國的商業剛剛起步,政府對商業的扶持一定要加大力度,而建立一個完善的銷售渠道,比什麼政策支持都要好。
統一采購,統一流通,也就是說不管你這個物品在哪裏生產的,隻要政府支持你,能保證兩個月之內讓你的物品出現在中國所有的縣城之中,這就是對商業最大的扶持。
也許在日後公路和鐵路都完善了,無線電發展起來介入民用行業之後信息發達百貨公司也會一家一家的倒閉,沒關係,隻要她能在現階段完成幫助中國企業走的更快的任務,就可以了。
中國的經濟是什麼模式現在楊司令真的說不清楚,他隻是想讓中國的腳步快一點。現在全世界的形勢都異常的緊張,不管是英法還是德奧,一方麵在極力的避免戰爭,另一方麵卻又在磨刀霍霍,整個地球都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留給中國的時間還有多少沒人能說的清楚。
俄國和土耳其的戰爭打的就非常微妙,土耳其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一方麵他們對於德國經濟上的依賴十分嚴重,而另一方麵,土耳其對英法相當的具有好感。特別是對於英國人,可以說土耳其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當年的克裏米亞戰爭中,英國可真的是為土耳其兩肋插刀的。所以在對俄國人的戰爭中當英國出麵要調解的時候,土耳其見領土已經收回,順勢也就答應了,打算賣英國一個麵子。
可是尼古拉二世不答應。尼古拉二世說的明白,我們俄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中國那邊我聽你們英國的,我不打了。但是這裏,你們不要再管,不然別怪我翻臉。
英國人對此很是詫異,他們的駐俄國大使很友好的提醒尼古拉二世,土耳其人的身後有德國的影子,再打下去要是真把他們打到德國人那邊了,恐怕對將來的局勢不利。還有最關鍵的就是,俄國好像打不動了吧?
英國人已經替尼古拉做了詳細的調查,連續幾年的對外戰爭失利已經讓俄國傷筋動骨,特別是中俄戰爭之中,一百萬部隊的損失是一個正常國家都無法接受的。在現在的俄國部隊中有很多士兵對戰爭都有抵觸情緒,而且他們的物資不足以支撐哪怕和土耳其這樣的國家再打一次了。
可是尼古拉非要打。
尼古拉對英國人說的明白,你們國家現在最嚴重的危機是物資過剩,沒關係,你們把物資都給我,我替你們來消耗。至於俄國要死多少人你們別管,因為對於我們來說什麼都不過剩,唯一過剩的就是人口。
話說到這份上的時候,英國人真的不便再說什麼了,好吧,你們打吧。打打土耳其,讓他別和德國人走的太近也不是全無好處。就像對楊打鬼一樣,俄國人雖然打輸了,可是楊打鬼最終意識到了要向英法妥協,這就是勝利。
在中俄談判正在進行的時候,俄國方麵就開始匆忙布置軍隊了。為什麼說匆忙呢,因為俄國的軍事力量現在都在俄奧邊境,有限的國內軍力大部都消耗在中國戰場,尼古拉是匆匆調集了二十萬士兵交給了剛剛在中國吃了敗仗的勃魯西諾夫將軍。
敗軍之將帶領著一群烏合之眾,就這樣出發了。最關鍵的是,部隊中間很多士兵連步槍都沒有,手裏就拿著一標槍。英國人看到這支部隊之後大是搖頭,他們建議尼古拉二世,暫時不要打,這次真不是勸你,隻是你把武器補充到位,然後訓練訓練再去。
可是勃魯西諾夫卻堅決要求馬上出征!他說,部隊交給他尼古拉就放心吧,你要做的就是讓我馬上出征,然後,你在家裏等著勝利的消息就可以了。
尼古拉也不知道為什麼又相信了勃魯西諾夫,這個時候英法德幾乎都一邊倒的認為,俄國人這一次又要品嚐失敗的苦果了,因為按照他們的想法,勃魯西諾夫這樣做和把二十萬部隊帶入棺材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