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2 / 3)

抱怨的老兵憤憤:“那大當家的對你們不好嗎?”

“好啊,但不一樣嘛!我們和王營長是兄弟。魏營長當連長那會兒,和我們是外人啊!”

老兵不屑:“媽的,大哥對你好你不理乎(在乎、當真),外人一點小恩小惠就把你收買了。”

“不是,你怎麼說話呢?都一起打仗的誰外人自己人啊?”

小兵正要理論兩句,喇叭響,該集合了。他扛著三八式,興衝衝地奔向連隊。連長不會虧待戰士,秧子房不在了,大家又是好吃好喝好訓練,保家衛國都起勁兒。不對,他才不是為了吃吃喝喝才上戰場的呢,保衛家園多光榮啊,不比做土匪受人愛戴?

照例的訓練。射擊、武術、拚刺刀,步騎兵還要騎馬訓練。毓殊的連隊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自丁六來了,他被火速提拔為武術教官。毓殊也會一些武術,但多為精巧靈敏的技藝。丁六會教給大家更剛猛的路子,並且將武術與拚刺刀結合,更加實用。

“如果你來不及上刺刀,那就放棄槍,直接持刀近戰。”丁六握著刺刀,教給大家持刀方法,“這樣刀尖朝外,大拇指伸進扣環裏。如果你被牽製住,這樣,刀劃半圈,刀尖朝內,刺向敵人。刀尖一開始就朝內,敵人會有防備。當然,如果刀尖朝內,敵人在外,反行之。”

一把刺刀在丁六五指間轉來轉去,刀花在陽光下閃爍。看得大家夥眼睛都直了。

持刀練習後,兩人一組進行近戰訓練,用的自然不是開刃的刀,而是與刺刀長度相當的短棍。下午的射擊訓練,則由毓殊操練。

今天毓殊帶來了三營長。三營長在之前的作戰中斷了右臂,他練了好久,才習慣左手射擊。

三營長來教給大家如何給手|槍單手上膛、換子彈。

“如果你們的一隻手受傷了,甚至像我一樣永遠失去了一隻手臂,不要放棄。隻要手裏握著槍,就能繼續保護自己和夥伴。”

三營長持著盒子炮,近乎慢動作地演示如何用腳後跟或者胯骨快速上膛。接著是單手換彈。

“不管能練成什麼樣,左右手都要練。”毓殊說,“多熟練一分,就有多活下去的機會。”

手|槍不是每個人都有,但不排除能撿到敵人或者逝去戰友的槍,所以每個人都熟悉了一下左右手單手上膛換彈。大家練得熱火朝天時,怒斥聲從隔壁傳來。

“我現在是營長,我的說的話就是規矩!”

是魏營長的聲音啊。毓殊連的眾士兵不做多想,繼續訓練,不用猜,是舊胡子們那群人被批評了,那群頑固的家夥,還當這兒是垛子裏呢?

三營長看著毓殊手下的兵,頗為驚歎:“我記得你手下不少胡子出身的兵是吧?”

“嗯?怎麼了?”

“從前都是胡子,差距真是大。小毓姑娘厲害。”

“哪有?大家都是講道理的人,把其中利弊掰扯明白,大家心裏都有譜的。”

隔壁院子裏,魏嵩似乎走了,毓殊和幾個兵聽見那頭有人抱怨:“爺們兒本身就是胡子出身,像胡子怎麼了?現在這日子過得憋屈,哪有當胡子快活啊?”

“胡說什麼?胡子是什麼很體麵的身份嗎?四處嚷嚷。”這聲音一聽就是王進忠了。

“大當家的你怕不是被招安了吧?怎麼現在成了瓜慫?”

“就是,我估計大當家的已經忘了咱們胡子的傳統了。”

那頭的老少爺們兒們你一言我一語嚷嚷著胡子的“傳統”。這邊毓殊看著手下一個個不為所動的模樣,甚是欣慰。

怎麼說?大多數人還是明事理的,而且現在大家變得團結了,總覺得沒有做不成的事。連裏有點什麼事,大家都竭盡全力去完成。毓殊的連隊,簡直不要太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