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天災人禍一人擋(2 / 3)

李雲經聽了,有些黯然。

莊靜庵繼續說:“後來,我決定離開鍾表店,先到其他店鋪裏打工。因為在香港,靠技術混飯吃,同行往往是冤家,如果想在哪一家鍾表店裏發跡,幾乎是癡心妄想。為了能多掙錢,我什麼活都幹過,有時還去碼頭做搬運工。就這樣,我從1934年一直幹到1937年,總算有了一些積蓄,後來才恢複幹老本行了。”

李雲經心頭沉重,忍不住咳嗽起來。也許是因為在惠陽向香港進發的這一路上,因為勞累,顛簸,還有日軍圍追的驚嚇,他的身體狀況變得很糟,好像因為感冒落下一個咳嗽的病根。如今莊靜庵見妹夫咳嗽不止,有些意外地說:“雲經,你千萬別以為香港就是金銀之地,可也別誤認為這裏無法生活。隻要有大哥我在,就有你們一家的飯吃。不知你年紀輕輕,為什麼麵色這樣枯黃,而且還咳嗽得如此厲害呢?”

“沒大事兒的,大哥,咳嗽不能算個病嘛。”李雲經感激妻弟對他的關心,沒想到他們初次見麵競投緣對意。他急切地說:“我現在不想別的,就想盡快在香港找個職業,這樣也好養家糊口啊!”

“不急,吃飯有我,找職業的事嘛,其實是急不得的。”莊靜庵見妹夫這樣謹小慎微,也猜到他是不希望長久留在自己家中。於是莊靜庵就勸他說:

“放心吧,我會求朋友給你找事做的。不過,你的咳嗽也大意不得。雲經,你要知道,如果沒有好身板,在香港又如何能掙一口飯吃呢?”

盡管莊靜庵幾次催促妹夫前去診所看醫生,可是那時的李雲經身無分文,哪裏敢去費用昂貴的醫院求醫呢?不多時,莊靜庵就通過友人,給妹夫找到一份工作。直到這時,李雲經才知道,妻兄莊靜庵開在中環鬧市區的鍾表行,僅僅隻是他中南表行的一個分店,經過莊靜庵幾年來在香港的艱苦打拚,現已從當初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表店,發展成為有兩家分店的大表行了。其中最大的一家開在香港的鬧市灣仔,另一家分店則設在北角。本來莊靜庵有意讓李雲經留在他的分店裏,可是李雲經卻說:“我不懂鍾表,還是做些其他事吧?譬如我懂得國語,可不可以做些書寫文字的工作。如果能有教國語的小學校就更好了。”莊靜庵對香港的情況比較了解,他知道當時還沒有專教國語的學校,給妹夫找個教書的職業是很不現實的。於是,就委托朋友給李雲經在一家商行找了個事做,其實也就是記記賬目之類。

雖然初來香港,不懂英語,但由於潮州地處廣東和福建交界,對於香港地區特有的廣東話他倒也聽得懂。李雲經很快就熟悉了商行記賬的工作。因為他勤勤懇懇做事,平時又不多言多語,再因有莊靜庵引薦,所以老板待李雲經不錯。讓李雲經尤為欣慰的是,莊靜庵又為他們一家人借租了一間位於九龍的民房,雖然並不寬敞,但在當時已讓李雲經感到滿足了。

本來他們一家的生活漸有起色,可是,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了。就在李雲經一家從潮州搬到香港一年的光景,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12月25日,日本軍隊開始向香港發起進攻。那天清早,李雲經剛剛走出家門,前往位於九龍半島的彙豐商行上班。可是,就在他剛走到公共電車站前,遠方突然響起一陣爆豆般的槍聲。開始時,他誤以為誰家在燃放鞭炮,後來大街上到處都是驚惶失措的人影,不分男女老少紛紛在向街口拚命地奔跑,他知道戰事已經來了。對日本人侵略行徑深惡痛絕的李雲經來說,他雖然在香港的商行裏隻是一個小職員,可他無時不關注國內外的戰事情況。他在關心內地抗戰的消息時,也不時從香港報紙了解日本軍隊的最近動向。

特別是當他了解到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事件以後,李雲經就意識到他從內地曆經千辛萬苦才來到的香港,很可能也要變成日軍軍事肆虐的戰場。

因為日本空軍敢於向美國空軍宣戰,顯然對英國人也不在話下了。就在李雲經感到戰火隨時可能燒到香港來時,他毅然報名參加了香港工友會組織的義勇軍,這與英國人在港組織的學生義勇軍形成了兩個相互配合的民間團體。李雲經也像在潮州時一樣,隻要有人組織反對日軍的組織,他都願意積極參加。不過,李雲經始終不敢相信日本人會如此之快就發起戰事,現在遠方的天際已經彌漫起濃黑的煙雲,激烈的炮聲已經轟然響起了。